红网长沙12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唐频辉)伴随二胎政策的放开

【二孩来了】母婴消费迎来小高潮 实体店纷纷转型...


 红网长沙12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唐频辉)伴随二胎政策的放开

二胎政策放开,母婴消费迎来小高潮。

 红网长沙12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唐频辉)伴随二胎政策的放开

母婴工厂店生意也异常火爆。

 红网长沙12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唐频辉)伴随二胎政策的放开

母婴实体门店纷纷转型。

  红网长沙12月22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唐频辉)伴随二胎政策的放开,“妈妈经济”愈演愈烈,母婴用品行业成为孕育巨大机会的市场。与此同时,母婴市场也随着二胎政策的发展成裂变状态。

  艾瑞咨询发布的行业报告指出,预计到2017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同时,如果从“妈妈经济”的角度来看广义的中国母婴市场(加上美妆、女性服饰、家居等)的话,这个市场规模将达到10万亿。毋庸置疑,母婴产品正在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但是,在看似庞大的市场背后,2016年的母婴市场正迎来残酷的“洗牌之年”,关键是谁能抓住新增市场的机会,谁能真正掌控更大多数妈妈的钱包。

  小高潮:母婴门店和初生婴儿用品消费激增

  二胎政策放开后,母婴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不仅母婴电商激增,孕婴童门店也在各地开花。在湖南2016年新开和改造的城市综合体和购物中心中,母婴和儿童体验业态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孩子王孕婴童连锁2016年就在万达广场、梅溪湖步步高新天地、湘潭万达广场、常德万达广场等多家综合体内开出新店,单店面积均在1000平方米以上,且生意火爆。

  记者走访各大母婴用品连锁机构,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初生婴儿用品的销量出现了明显增长了。咿呀母婴连锁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冯展表示,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下半年,咿呀各门店的整体销量增长了10%左右;母婴天下连锁CEO李湘菊也表示,从下半年开始母婴门店迎来销售小高潮,各门店关于初生婴儿的用品和服务都比较俏,“当下第一批响应二胎政策的妈妈多为70后80初,第一胎生育多依赖传统渠道,这让实体门店有暂时的优势”。

  “初生儿用品增长非常明显,最近两月,初生婴儿用品普遍增长30%左右,”湖南一朵生活用品公司董事长刘祥富也表示,在一朵新开的众多工厂门店可以看到,囤货的多是待产妈妈和刚生产过的妈妈,“尤其是开业前几天,活动力度比较大的时候,前来抢货都是挺着大肚子的妈妈们”。

  改变:火了线上,线下母婴实体店生意却难做了

  不过,更多的二胎妈妈选择网上购买母婴产品,因为大量母婴类垂直电商高调问世,老牌平台电商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也在母婴品类上加码投入,不少跨境电商也把母婴产品作为主攻方向。价格实惠,是众多妈妈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

  “一包日本产的尿不湿实体店要180元,我在网上120元就买到了,便宜了整整三分之一啊。”孩子还不到一岁的市民张小姐表示,她身边的年轻妈妈们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就是哪个网站母婴产品在打折,哪个网购平台搞促销活动,到实体店买母婴用品的人越来越少了。

  购买方式便捷、价格相对实体店更加实惠,这些优势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母婴用品电商。湖南本土电商友阿海外购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母婴品类的商品销量明显好于其他品类的产品。

  在二胎红利政策和母婴电商冲击中挣扎的母婴实体门店的负责人也深有感触:二胎妈妈与一胎妈妈相比,消费越来越理性,冲动消费越来越少,90后妈妈则更喜欢新鲜的东西,母婴门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一朵董事长刘祥富也表示,现在90后妈妈不像70后、60后,谁做得广告多,谁就是品牌。90后更注重产品的体验,消费已经更加理性,他们不会再盲目追求品牌的知名度,而是去选择好产品,这里面就蕴含着母婴实体门店需要在消费、渠道、格局上变化。

  转型:母婴门店和母婴用品工厂纷纷自建渠道

  2016年,为了抓住二胎政策红利和顺应90后妈妈们的消费理念,湖南本土母婴门店和母婴品牌也实行了一系列的转型,比如新零售门店建设、抱团实现实体+互联网、以及开工厂店缩短中间渠道等。

  “在电商的激烈冲击下,实体店必须抱团取暖,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实体’才是未来母婴行业更有竞争力的模式。”母婴天下CEO李湘菊表示。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