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的文明之光 雪点儿 散文家傅菲的散文集《故物永生》,共收录了26篇散文。这些散文都是作家以自己的故乡——上饶县郑坊镇枫林村为背景的,其书写的对象全是农村中过去...
雪点儿 散文家傅菲的散文集《故物永生》,共收录了26篇散文。这些散文都是作家以自己的故乡——上饶县郑坊镇枫林村为背景的,其书写的对象全是农村中过去常见的床、摇篮、煤油灯、八仙桌、瓦、碗、水井等物件。不过,在细腻的叙述中,传达出的是一个游子对故乡风情的深切眷恋、对故乡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往深情! 阅读《故物永生》,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作家借“故物”为载体,向人们展示出一幅正在消失的中国农村风俗画卷。诚如作家在书中说的那样,“每一件故物,里面都住着一个故人。我们能闻到故人的鼻息,握到故人的手,抚摸到故人的脸颊。”作家从人生命的起点——“床”开篇,以人生命的终点——“棺材”结尾,把老物件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悲欢离合紧紧的串联在一起,从而勾起每一个深埋在你心底的情感因子。在《床》一文中,以“床”为楔子,描写的是一个人生老病死的过程,诠释的是埋藏在乡村的人间真情;而《碗》一文,却并不在对碗的故事的渲染,而讲述的是大姑在临终前的嘱托。透过这个嘱托,让我们看到人性光芒的闪烁;至于《糖》,却以一个濒临失传的手艺为引子,展示出乡村人的爱情观、两性观。透过作家的讲述,每一个人,似乎都能找到自己故乡的影子,唤起人们对故乡、故土、故人的怀念! 阅读《故物永生》,留给人印象的还有,就是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语言质朴灵动,扣人心弦,画面感强烈,人与事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如这篇《灯》的散文。作家在描述火柴时这样写道:“火柴盒是匣子状,拉开,红红的火柴头露出来,像一群贪睡的人。嚓嚓嚓,把火柴叫醒。醒来,火柴便死了。火柴头擦在盒侧边的火柴皮上,扑哧一声,一股磷燃烧的刺鼻味呛人,鼻子发酸。“读着这样的句子,好像人们的眼前有火光闪烁,并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火柴燃烧的呛人味道。又如这篇《土墙》的散文。作家说:“我们在墙内烧水,做饭。我们在墙内恩爱,抚育。墙让我们安宁下来。我们把床摆在墙下,把写字桌摆在窗户下,把镰刀、锄头、斗笠、蓑衣挂在墙上。墙是一面苍老的镜子,像河面。我们在墙内栖息,在墙外劳作。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墙不要长黝黑的青苔,不要长爬山虎,不要渗出石灰水,不要发黑,不要滋生蛛丝一般的裂缝。我们在一堵墙下生活的时间长了,墙慢慢有了我们的呼吸,我们的气息,我们的温度。墙渗出来的石灰浆水,是我们日夜分泌的汗液。墙是我们的另一个肉身。”阅读这样的文字,不仅眼前闪烁出一幅生活的质朴画面,同时又为让这些充满哲理色彩的文字引出无尽的遐想! 阅读《故物永生》,还能感受到,书中浸透着作家强烈的忧患意识,盼望“故物”不至于在社会转型中灭绝。这些年,伴随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农村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这种变革中,许多传统的村落正在以加速的消失,浸透着传统文明的习俗也急剧凋零,甚至连那些陪伴我们几千年的老物件,也在新建的房屋中没有了踪影。追求新,追求变革,自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对于传统,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抛弃,因为它是我们的根。所以,作者在《火炉》一文中满怀深情的写道:“火炉在,一切都在。水会开,酒会热,人不散。”其实,作家是想告诉人们,只要“故物”存在,文明的种子就会薪火相传,永续万代!
老物件里的文明之光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