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选择回到南京工作

2018年9月,作为全球艺术设计界盛事的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在伦敦萨默塞特宫举行,众多展品中,中国南京馆的特...


最终选择回到南京工作

展览现场。

最终选择回到南京工作

最终选择回到南京工作

大桥桥头堡的模型。

最终选择回到南京工作

策展人鲁安东。

2018年9月,作为全球艺术设计界盛事的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在伦敦萨默塞特宫举行,众多展品中,“中国南京馆”的特别展览——《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展,尤其让参观者惊叹。这也是中国人围绕这座大桥的记忆和情感,在当代首次面对世界展示。最终,凭借独特的表达,这一吸引到众多目光的展览,荣获了组委会破例额外增设的特别荣誉奖,这是伦敦设计双年展首次颁发该奖项。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建筑,是所在城市及周边居民不可替代的集体记忆。那么,当南京长江大桥来到伦敦、走向世界,为什么就能碰撞迸发出如此炫目的火花呢?

可视化的大桥记忆、故事、历史

策展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很多外国人可能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但他们不知道这个大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在哪里?”所以他在展览中做了很多有意味的设计:一条17米长半透明的时光廊道,串联起三个情感的房间——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有关大桥的装饰镜、杯子、日历等老物件,大桥经典镜头的老照片,还能听到七八十年代在京沪线上的火车经过大桥时的必播曲目《我为祖国守大桥》,直观又有冲击。

另外,他注意到,当年大桥建成后,有的人无法亲身游览,但会在全国各地照相馆里的南京长江大桥背景前留影,在同样的背景下见证不同的人生重要时刻,这种个人情感和集体记忆的联接是非常珍贵的。因此,他请插画家对选出的一些老照片中的背景画进行了分析和重新绘制,并印刷在半透明的布上叠放在一起,参观者可以透过其中看到无数个南京长江大桥以及与其合影的人们。

在这些设计下,庄重的大桥本体背后联系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呈现出格外柔软的情感记忆。很多外国参观者都没想到,这个展览会以这种当代艺术形式和可视化的角度,来展现城市形象和民众情感。

这一次在伦敦为祖国赢得荣誉,让“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广为人知,但其实该计划从2014年就开始着手进行了,其中的历场展览以新颖、艺术、感性的不同形式,不光在南京展示,还曾到过上海、纽约,都获得了大家的赞誉。

2017年9月,“纽约·南京周”活动中,在美国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这几年来鲁安东搜集到的“大桥记忆”,就曾被放置在一个个透明盒子中,跨越时间与空间,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个记忆宝库折射的是精神面貌

大桥记忆计划到底是什么?是把一本本陈旧的资料,一件件发黄的照片拂去历史的尘埃,像文物修复师?还是围绕大桥举办几场行为艺术?当记者来到他在南京大学的工作地点,看到那些如数据库一般严密细致的记录,细看那些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展品,听到他娓娓介绍,才真正有了惊叹不已的切身感受。在这个计划里,既收集有很多大桥相关的建设者、贡献者和普通爱好者的文献以及相关实物,也策划了很多面向公众举行的展览、活动,最终汇集成千千万万中国人对于大桥、甚至自己所处时代的记忆和情感的一个“宝库”。

“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就是旨在保护围绕南京长江大桥的记忆和情感,并重新唤起当代人对它的记忆和情感,延续下去”,鲁安东告诉记者。七岁就来到南京的鲁安东,算是南京人,和大桥奇异的缘分开始在童年:一次他和父母在燕子矶游玩,却远远地被大桥雄伟的身姿吸引,一家人竟然一步一步走到了大桥的下面。

青年时代的鲁安东远赴英国求学、工作十一年,最终选择回到南京工作。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建筑学史的研究者,南京长江大桥再度进入他的视线。在为大桥设计一个公园的过程中,他意识到:“长江大桥,它不止是物质的桥,它更有价值的部分,于我而言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几代中国人围绕它所形成的记忆、情感,以及和日常生活的种种关系!”从2014年开始,一个“自下而上”、民间发起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蜕生——由鲁安东牵头、来自十多个专业的教授专家,希望协作保存关于这座大桥的珍贵记忆。作为一名学者,在收集这些资料过程中,鲁安东是严谨的,但面向公众,将通过访谈、收集获得的史料、有价值的相关物品展示时,他又是感性艺术的。比如2017年,这个计划发起了每人拥有大桥三分钟的活动,从全国选了20个有创意的想法,让实施者在桥头堡用自己的行动去向大桥致敬。有的创意人在大桥上吃盐水鸭,独特地表达了自己对大桥的情感。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