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 " 世纪审判 "

年度最期待大片。热度、争议话题、口碑,一样不缺。你肯定猜到了是他——诺兰新片,片长 3 小时。Sir 今天这篇文...


年度最期待大片。

热度、争议话题、口碑,一样不缺。

你肯定猜到了是他——

被称为

诺兰新片,片长 3 小时。

Sir 今天这篇文章基本不涉及剧透,更多的是介绍影片和历史背景,让你在电影院接受一场 3 小时密集的对白风暴之前,做好一些预习。

影片改编自凯 · 伯德和马丁 · J. 舍温所著的传记《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 · 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拿下了 2005 年普利策传记文学奖。

这是诺兰导演的第 13 部电影,也是他和老东家华纳闹翻后,投入环球怀抱的第一部作品。

被称为

△ 诺兰来北京环球吃豆汁冰激凌

一亿美金的宣发,缔造了 " 芭比海默 " 的双赢盛世。

一亿美刀的拍摄预算,在这位实拍狂魔的眼里可能刚刚够用。

彩色画面,用的是 IMAX 画幅摄影机,70mm 胶片的顶配;黑白画面,专门找柯达定制了 Double-X 5222 的 65mm 黑白胶卷;

被称为

和《星际穿越》种植玉米地,《信条》搭建飞机场一样。

这次拍摄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也不用绿幕合成,而是直接建小镇,再取景拍摄。

被称为

主演奥本海默,由 " 媳妇熬成婆 " 的老搭档吉里安 · 墨菲饰演;钢铁侠小罗伯特 · 唐尼则成为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创会成员之一的路易斯 · 施特劳斯;马特 · 达蒙则成了曼哈顿计划的总负责人,莱斯利 · 格罗夫斯

被称为

被称为

顶级配置,buff 叠满。

这是电影的回归。

截至目前为止,豆瓣和 IMDb 评分都是 8.6,烂番茄新鲜度 93%。

被称为

被称为

之前 Sir 实在是没忍住,在影片刚上映时,就去了香港。

那几天香港炎热潮湿,街巷上空调外机高速运转,滴滴拉拉犹如下小雨。

可在坐进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 1 号厅时,一切都在屏气凝神中冷了下来。

被称为

下意识往后扭头,视线投向罕有人至的放映室。

弥漫的尘雾中,光投射在旋转的 35mm 胶片上,图像通过光学系统被放大并投射到银幕。

划痕、暗角、抖动、菲林质感。

一切,就这样开始。

被称为

01

四方势力

《奥本海默》是继《敦刻尔克》之后,诺兰再次基于真实历史背景创作的电影。

它很不诺兰。

豪华的视听盛宴?

有。但相比于 " 折叠空间 "、" 钳形时间 " 这类贯穿叙事的高概念,仅出现 1 次的 " 原子弹爆炸 " 的视效,可能都算不上什么 " 奇观 "。

超硬核的物理知识?

有,毕竟主人公是 " 原子弹之父 "。

但这并不是为了 "3 小时教你制作原子弹并投放 ",也不是为了展现原子弹的破坏力和美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和英雄形象。

可又很诺兰。

作为人物传记片,它不是一部对英雄进行歌功颂德或挽歌悼念式的电影。

门槛高。

全片时长 3 小时,对白超过 2 小时,历史人物超过 50 个。

被称为

Sir 当时看的时候,全程紧盯字幕,高度专注。

诺兰依旧在玩弄时空,不过这次的谜语人已经给我们 " 降低难度 " 了。

彩色画面,展现奥本海默内心的主观视角;黑白画面,是围绕奥本海默事件展开的客观视角,来回穿插。

鱼贯而出的历史名人,如同游走在奥本海默周围浮光掠影的背景板。

因为诺兰要拍的,是一个研发了原子弹、影响了世界局势走向的伟人。

他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在一次次的 " 爆炸 " 中,被炸成一片废墟的。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