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十点读书 ,作者十点签约作者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爱情,是文学的永恒命题。
作家笔下的故事,悲情的占大多数,美好的故事总是稀少。
曲折的故事,总是赚足人们的眼泪;
让人不禁发问:难道爱情总是悲伤戚戚?
答案虽是肯定的,但也有少数人活成了爱情的典范。
其实美好的爱情模板,在200年前就已经发生了。
时间倒转到清朝乾嘉时期,江南苏州的一处宅院里,一对佳偶缓缓出现在我们眼前。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沈复和芸娘。
那时的江南,烟花三月,杨柳拂堤,小桥流水。
故事的主人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
十三岁那一年,沈复有次随母亲回外婆家访亲。
本以为是一次寻常的探访亲友,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一生挚爱。
姑娘不是别人,正是舅舅的女儿,他的表姐,芳名陈淑珍,别人唤她芸娘。
芸娘自幼聪颖明慧,幼时听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生得眉清目秀,身姿若柳扶风,并不艳丽,却别有一番气质。
两人年龄相当,好不容易目光相遇,芸娘都会迅速收回,然后脸就红了一大片。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再也无法忘记你容颜。
这样的芸娘,让他更加坚信,她就是自己想要陪伴终生的人。
平日里,他听话乖巧,唯母命是从,只有这一次,他主动开口央求母亲:“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
母亲笑他少年热血,也实在欢喜芸娘的温柔贤淑。
随即脱下了手上的金指环交予芸娘,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了。
江南的水,日复一日向东流;
日子就这么走,掰着指头往前数。
五年后,沈复终于如愿,正式迎娶心爱的芸娘过门。
两人一起生活之后,每每看着娇弱的妻子,他都会端来肉炙,叮嘱芸娘多吃些。
沈复心疼芸娘,芸娘也关心沈复。
有一年,沈复患上水痘急症,芸娘日夜焦灼。
甚至许下愿望:“若是沈复恢复健康,我愿意吃斋祈福。”
沈复又担心妻子吃素身体扛不住,幸而身上的水痘消退,他赶紧告诉芸娘:
“如今我面容光鲜,姐姐可以从今日开斋了吗。”
芸娘点头,方才进食。
听过这样一段话:
爱的最高境界是心疼。心疼是一种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感受。它是感同身受地体谅你,珍惜你。
你心疼我的冷暖饱饥,我体恤你的身体病痛。
只有真正心疼你的人,才能痛你所痛,急你所急,然后给你发自内心的的爱护和心甘情愿的付出。
当最初的热情逐渐褪去,支撑婚姻焕发生机的,是日常生活里一点一滴的关心,和细水长流的温暖。
芸娘刚过门时,性格内敛,很少说话。
沈复性情奔放,豪爽自适,两人的相处中,他经常把芸娘逗得忍俊不禁,芸娘的个性才逐渐变得活泼起来。
两人爱好十分相近。
沈复喜欢收集古画,芸娘热爱收藏旧书。
每当沈复收集到满意的画作,都会让芸娘一起欣赏,不时点评一番;
每次芸娘发现珍稀的古书,也会拉沈复一起品读,领会其中深意。
芸娘不仅颇有才情,生活里也情趣斐然。
沈复并没有正式职位,只是在别人家当幕僚,收入并不稳定,偶尔还会青红不接。
芸娘并没有抱怨,而是尽力在并不宽裕的条件下,将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春天,等树上的青梅结果,芸娘便摘下粒粒饱满的果实,洗净晾干、倒入白糖、加入米酒、封罐保存。
等到某个空气飘香的夜晚,夫妇二人各自饮上几盅,酒酣梦甜。
夏天,为煮一壶好茶,趁着六月荷花晚闭早开,芸娘会把茶分成茶包。
傍晚放在荷心里,等到清晨荷花开放时取出,然后用储存的雨水烹茶,这样煮出来的茶汤荷香四溢,别有风味。
秋天,屋外凋零,为了让屋内有一抹亮色,芸娘到郊外去采上几株菊花,插入花瓶。
屋内顿时菊香幽幽,等到夜半月圆,两人便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冬天,寒冷的早晨里,芸娘将各色杂粮收集在一起,煮一锅暖粥,再配以精心制作的小菜。
原本普通的食材,被她烹制得有滋有味,然后他们边品味粥食,边欣赏屋外天色皑皑。
有妇如此,夫复何求?
最好的婚姻莫过如此,我懂你的诗情画意,我懂你的闲情雅致。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