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奇情专栏时间。 鱼叔最近发现,「疯批美人」正成为大伙的心头好。 《黑暗荣耀》中的妍珍呐。 一声「西八...
鱼叔最近发现,「疯批美人」正成为大伙的心头好。
《黑暗荣耀》中的妍珍呐。
一声「西八」走天下,贡献无数表情包。
《碟中谍 7》中的反派女杀手帕丽斯。
台词寥寥,邪魅猖狂。
一度抢走了主角们的风头。
今天要聊的电影中,也有一位绝世疯批。
所作所为,震碎三观。
在旁人看来,她是十足的「荡妇」。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部惊世骇俗的爱情奇片——
《破浪》
Breaking the Waves
本片导演拉斯 · 冯 · 提尔,影坛最「恶名昭彰」的导演之一。
他的电影,似乎总在挑战世人的底线。
两部《女性瘾者》,以成人电影尺度,将性爱戏搬上大银幕。
群交、三人行、BDSM,刺激指数不断递增。
《狗镇》只用几方小小的舞台,却将观众浸入密不透风的人性至恶。
《此房是我造》展映时,更令许多观众提前退场。
毫不节制的虐杀戏份,引发强烈生理不适。
电影之外,他还不时发表惊世骇俗的言论。
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冯提尔无疑是奖项的宠儿。
2000 年,他凭借《黑暗中的舞者》一举问鼎戛纳金棕榈。
力压三部华语经典《鬼子来了》《一一》《花样年华》。
同时,他还是著名的影后制造机。
克斯汀 · 邓斯特(《忧郁症》)、夏洛特 · 甘斯布(《反基督者》)……
与夏洛特 · 甘斯布、克斯汀 · 邓斯特
而今天要说的这部《破浪》,同样挖掘出了一位演技封神的演员——艾米丽 · 沃森。
相信不少人看过她主演的《她比烟花寂寞》。
集自私、无耻、疯批于一身,教人又爱又恨。
而《破浪》是她更早两年的作品。
也是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
起初,女主的人选是同样以疯批形象闻名的海伦娜 · 伯翰 · 卡特。
但因为片中大尺度的裸露和激情戏,她最终在拍摄前退出。
从而将机会给了首次触电的艾米丽 · 沃森。
海伦娜 · 伯翰 · 卡特同年出演了莎翁喜剧《第十二夜》
沃森进入演艺界很晚。
大学毕业后,从事了三年文书和服务员工作。
25 岁才被戏剧学校录用,开始登台表演。
等接到第一部电影《破浪》的片约时,已经 29 岁。
不得不说,沃森的表演天赋极高。
刚一出道,就技惊全球。
提名奥斯卡影后,拿下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一夜成名。
片中,沃森饰演了一个「疯女子」贝丝。
怎么个疯法。
贝丝走上一辆巴士。
面对大把的空座,她偏偏走到一位大叔身旁,若有所思地坐下。
顾不得大叔一脸诧异,女人斜眼打量起来。
深吸一口气,慢慢将手伸向对方的裆下。
缓缓地闭上双眼,随着公车晃动。
事毕便匆匆下车,用围巾擦了擦手。
方才的一幕,令她头晕恶心、狂吐不止。
抬起头来,却又露出喜悦的神情。
随后匆匆赶往医院。
丈夫杨,正躺在病床上等待她。
贝丝直言不讳,交代了刚刚自己的作为。
杨听完后大怒,却不是怪罪妻子的不忠。
相反,他指责妻子做得远远不够。
「你没按照我交代的去做」
半个月前,贝丝与杨刚刚步入婚姻的殿堂。
两人恩爱至极,难舍难分。
直到杨远赴油井工作,小两口才不得不短暂离别。
不幸的是,杨被飞来的钢钻击中。
致使全身瘫痪,生不如死。
看着年轻的妻子,杨深感自己拖累了贝丝。
自己无法再满足她的性需求,却因为教会无法离婚。
深思熟虑后,他请求贝丝另寻新欢,再把性爱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他。
并称,这样会更利于自己康复。
在杨的催促下,贝丝开始了行动。
第一个目标,是对她颇有好感的心理医生。
她跑去医生家中,喝得酩酊大醉,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
结果,被对方严厉地拒绝。
为了满足丈夫的要求,贝丝只好豁出去。
她一反往日保守的服饰,换上艳丽、暴露的穿搭。
浓妆艳抹之后,去往从未涉足的酒吧,应答着男人们的问价。
分文不取的她,俨然被视为「小镇上最廉价的妓女」。
逼良为娼的影视,我们看过很多。
冯提尔的手法,却与其他导演迥然不同。
他无意让观众产生同情,甚至设计了重重圈套,勾引出观众的冷漠。
首先,是贝丝的疯。
贝丝天性敏感、脆弱,曾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
情绪极度不稳定,稍有不顺便会歇斯底里。
再者,是贝丝的犟。
众人对贝丝的行为感到不解,纷纷发出质问。
贝丝的回答,却洋溢着自豪。
她的放荡,是为了拯救丈夫。
贝丝出生于一个保守的家庭,全家都是虔诚的教徒。
所在的小镇也十分封闭,教会的束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起初,从家里人到教会,都不赞同贝丝的这门婚事。
对于杨这个外来者,也充满了戒备。
结婚之后,丈夫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但作为一名石油工人,杨总要隔一段时间就远航复工。
期间,贝丝因难以忍受分别,终日躲进教堂,仿佛上帝附身般自问自答。
并向上帝许愿早日将丈夫带回来。
许愿出奇的灵验,丈夫很快被送回。
只是,成了毫无生气的瘫痪病人。
贝丝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自私导致了意外的发生。
于是,她开始了偏执的赎罪——
只有和别的男人发生关系,才能使丈夫的病况得以好转。
她奔波在欢场与医院的两点一线,不时向护士嫂子求证丈夫的病情。
出于宽慰,嫂子总会把康复情况描述得很顺利。
一个个善意的谎言,令贝丝愈发坚信献身的必要性。
「只是个简单手术,很顺利」
一路上,贝丝收到过很多劝阻。
那个被勾引的医生最先赶来,痛骂杨是一个偷窥狂、性变态。
又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否定贝丝的臆想。
可不管怎么讲道理,也无法将她从偏执的泥淖中拽出。
「你使自己己陷入了一种失控的状态。」
嫂子也在劝阻。
她有基本的医学常识,明白杨的病况只是治疗过程中的反复。
并且,杨脑部受了重创,精神极度混乱,他的请求有很大程度也是病态的幻想。
她对贝丝的信仰也提出了质疑。
站在女性的立场,警示贝丝重视自我。
「女人必须得有自己的选择,拥有自我和主见。」
结果呢,贝丝将亲朋好友们的善意统统拒之门外。
出于对爱情的疯狂执念,她出言伤害了许多亲密的伙伴。
这样的设计,让不少观众对女主贝丝没什么好感。
他们对这个角色的厌恶,甚至上升到了演员。
也将她后来的受难当成了咎由自取。
贝丝登上一艘货轮,试着向一名水手卖娼。
但对方操着污言秽语,对她大肆殴打,甚至拿刀划伤她的背。
她再也无法忍受,在反抗中抢过对方的手枪,逃出了船舱。
随之而来的,是杨病情恶化的消息。
为了尽快拯救杨,她决定重返船舱。
她再一次被打得遍体鳞伤,甚至丢掉了性命。
临终的遗言,似乎验证了观众们的猜测。
所谓的献祭,从头到尾就是一场虚幻的臆想。
「这一切全是错的」
然而,贝丝死后不久,神迹真的发生了。
杨焕然新生,所有的病痛都消失无踪。
他甚至可以下床走路。
趁着夜色,他偷走了贝丝的遗体。
当葬入海水的那刻,屏幕一片黑暗,继而响起了来自天国的晚钟。
观看冯提尔的电影,多少有一种痛苦的体验。
他执着于挖掘人性最深的恶。
就连观众,也不时成为他拷问的对象。
《狗镇》中,闯入小镇的格蕾丝,沦丧于众人的冷眼。
被随意奸污,近乎成为镇上的一条狗。
《黑暗中的舞者》里的女工塞尔玛,被骗光了救儿子的手术费。
在消费主义的社会下,向冷漠的人心开枪。
《破浪》作为「良心三部曲」首作,揭示的也是相同的主旨。
人心,始终是最大的荆棘。
在贝丝的受难中,小镇上几乎每个人都是冷眼旁观者,也是加害者。
比如,一伙孩子。
仅凭艳丽的服饰、性感的丝袜,就给一个女人定了罪。
他们骂着脏字,吹着口哨,用石头砸向贝丝。
脸上绽放着笑容,仿佛实现了所谓的道德审判。
「这骚 / 货是谁」
再比如,贝丝的母亲。
她将女儿扫地出门,任凭其拍门哭喊也无动于衷。
他们的冷漠有着相同的源头,宗教。
在教义里,女人应该忍得住寂寞,无条件地服从丈夫。
甚至,不允许女人在教堂中发言。
扒掉神明的幌子,露出的是父权制的荒诞——
无限剥削女性的权利,压抑其欲望与诉求。
一顶「荡妇」的帽子,是最彻底的封杀令。
在贝丝的葬礼上,神父们仍然在诅咒她下地狱。
众人沉默,唯有外地来的嫂子出言怒斥。
「你们谁都没有权利诅咒贝丝下地狱」
诚然,冯提尔算不上一个女性意识担当的导演。
从荡妇到圣女,他痴迷于女性献身的戏码。
消费女性的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歇。
但,在二十多年后重新审视他镜头下的故事,仍会有新的开释。
正如医生在给贝丝做死亡报告时说的那样。
她的死因绝非疯癫,也并非偏执,反而是她的善良。
「死因是善良」
所谓的「荡妇」,完全就是一个虚假的指控。
贝丝默默背负,从不辩解。
在一次次拥抱中,测量人心的温度。
或许,片尾的钟声便是她最后的布告。
不要爱上虚幻的道义,而是去爱一个具体的人。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