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名曲《与子偕手》的幕后节奏大师、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得力伙伴、摇滚天才布莱恩•威尔逊口中“有史...
据美联社报道,20世纪流行音乐界最多产、最杰出的鼓手之一、“破坏者”音乐人联盟成员哈尔·布莱恩
(Hal Blaine)
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1日在加州棕榈沙漠(Palm Desert)
的家中逝世,享年90岁。他曾多次与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
、弗兰克·新纳特拉(Frank Sinatra)
、沙滩男孩(Beach Boys)
等音乐人一起同台演奏。哈尔·布莱恩出席在洛杉矶举行的好莱坞摇滚秀入职仪式(2008年)
图片来源:Kevork Djansezian/美联社
哈尔·布莱恩逝世的消息由他的女婿安迪·约翰逊
(Andy Johnson)
在社交媒体脸书(Facebook)
上公布,在亲人的眼中,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和祖父,更是“无数朋友、粉丝和音乐家的灵感……愿他永远安息。感谢粉丝们从世界各地向哈尔表示的支持与祈祷,也真诚希望能在这悲恸的时刻给我们家人留下足够的空间。”约翰逊宣称,哈尔·布莱恩是自然死亡的。曾在60年代风靡一时的沙滩男孩摇滚乐队
(The Beach Boys)
成员布莱恩·威尔逊(Brian Wilson)
感慨,哈尔·布莱恩“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和朋友……他教会了我很多,他和我们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鼓手,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很欢乐”。作为同样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著名摇滚乐队——猴子乐队
(或称“门基乐队”)
,其成员之一米奇·多伦兹(Mickey Dolenz)
也表示,“我深感悲伤……哈尔为我们许多人原本平淡的生活打上了鼓点”,美国知名乡村女歌手玛戈·普莱斯(Margo Price)
称他为“有史以来最有才华、最多产的鼓手之一”。1966年的哈尔·布莱恩
图片来源:迈克尔·奥斯克档案馆/盖蒂图片社
哈尔·布莱恩于1929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年轻时学过打鼓,1943年随家人搬到加利福尼亚,随后开始在有“全球最强节拍爵士乐团”之称的贝西伯爵大乐团
(Count Basie)
工作。伴随新的音乐潮流出现,他很快转入摇滚乐界,并与键盘手莱昂·罗素(Leon Russell)
、贝斯手卡罗·尔凯(Carol Kaye)
、吉他手汤米·特德斯科(Tommy Tedesco)
共同组成“破坏者”乐队(Wrecking Crew)
。这是一个由哈尔·布莱恩命名的洛杉矶音乐人联盟,在老一辈音乐人心中,他们新颖潮流的音乐风格被视为具有“破坏性”。哈尔·布莱恩在展示他的黄金唱片(2007年)
图片来源:Crystal Chatham/沙漠太阳报
布莱恩曾为众多明星的成名曲担任伴奏,包括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Elvis Presley)
的《情不自禁》(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弗兰克(Frank)
和南希·新纳特拉(Nancy Sinatra)
的《愚蠢的事》(Something Stupid)
、桑尼和切尔(Sonny & Cher)
的《我得到了你宝贝》(I Got You Babe)
、飞鸟乐队(the Byrds)
的《铃鼓先生》(Mr Tambourine Man)
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
的《我们曾经的样子》(The Way We Were)
等。布莱恩对流行乐坛最重要的贡献莫过于为著名女子组合罗奈特乐队
(The Ronettes)
的歌曲《与子携手》(Be My Baby)
伴奏:它开放的四拍鼓(four-beat drum)
模式成为20世纪60年代流行音乐的标志性之一,在此后屡次出现在其他艺术家的歌曲中,例如JAMC(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以及“狂躁者”乐队(Manic Street Preachers,简称The Manics)
。布莱恩在为音乐人菲尔·斯佩克特(Phil Spector)
伴奏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声音之墙”(wall of sound)
的制作风格。“声音之墙”(又名“斯佩克特声音”)
,是美国唱片制作人菲尔·斯佩克特于20世纪60年代在金星影城(Gold Star Studios)
开创的一种音乐制作模式,得到了“破坏者”音乐人联盟的协助,其目的是利用录音室录音,创造出一种管弦乐美学。2015年在接受《卫报》的采访时,布莱恩承认,《与子携手》
(Be My Baby)
的节奏是错误的,“我应该在第二拍和第四拍上都演奏小军鼓,但我丢掉了一个节奏。因此就造成——‘嘣吧嘣嘣’的后果”,但是很快大家都记住了这个节拍。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