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通达融媒秋高气爽,欢度双节,万众期待的中秋国庆小长假即将来临。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


秋高气爽,欢度双节,万众期待的中秋国庆小长假即将来临。人员跨区域流动、出入境人数和聚集性活动将会明显增加,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输入扩散风险增大,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发生风险增加。通辽疾控特为您送上重点传染病防控需知: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3年2月以来我国新冠疫情呈低水平、波浪式流行态势,目前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当前已进入疾病高发季节,仍需增加自我防护意识。外出旅行时,在密闭公共场所及车站、机场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尽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与他人交流。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生病时不去人员聚集场所;保持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不随地吐痰等良好卫生习惯。秋冬季昼夜温差大,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充足睡眠、适当锻炼。

二、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其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四肢无力、关节酸痛以及畏寒和食欲减退等,也有部分人群伴有咳嗽和咽喉疼痛。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外出旅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高风险人群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到医院就诊或陪同他人就诊时,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人时,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室内勤通风、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

三、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因进食不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而诱发。包括食物中毒、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秋季气候正适合细菌和病毒繁殖,再加上早晚温差大,人们假期不规律的作息,各种聚会和聚餐活动增多等因素,易诱发感染性腹泻。外出旅游时需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到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尽量减少生冷食物摄入量。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食物要烧熟煮透,避免生熟交叉污染。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减少与腹泻患者的接触。

四、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名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其主要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皮疹,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登革热目前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23年全球多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在我国个别省份也传播了多例登革热病例,多数病例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市民外出旅游时需注意穿长袖衣裤, 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到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室内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五、鼠疫/流行性出血热

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均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能引起人间的流行。提醒市民外出旅行不接触、剥食和携带鼠、野兔、狐狸、狼、流浪狗、流浪猫、黄羊、旱獭等动物;不要在野外,尤其是不要在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不要接触急死患者、疑似鼠疫患者、确诊鼠疫患者。

六、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主要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在猴痘地方性流行地区,尽量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发生接触,有可疑猴痘接触史的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通辽疾控再次提醒您:出行前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传染病相关情况,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技能,有必要时需提前接种疫苗。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建议暂缓出行。假期结束后自行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二〇二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