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水电站:“水电之母”焕发新机

站在丰满水电站旧坝址上,下游120米矗立着一座巍峨壮丽的新建大坝。这里是世界首例采用“一址双坝”的布置型式重建的大坝,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厂,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


  站在丰满水电站旧坝址上,下游120米矗立着一座巍峨壮丽的新建大坝。这里是世界首例采用“一址双坝”的布置型式重建的大坝,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水电厂,曾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站,被称为中国的“水电之母”,其微缩景观荣登第二套人民币5角纸币正面。

  2020年9月,重建投产后的丰满水电站以崭新的姿态傲立在松花江畔。如今的丰满水电站,从根本上消除了老坝的安全隐患,是一座数字化设计、先进工艺施工和设备安装“智慧化”管控、“中国制造”的智能水电厂。

  修修补补几十年

  1948年3月,饱受磨难的丰满水电站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当时,仅剩下2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合计13.25万千瓦。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受历史条件限制,丰满水电站老坝设计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尽管后来大坝进行了多次修补和加固,但是仍难以根除先天性缺陷。经过多年的运行,厂房结构、引水钢管、金属结构等隐蔽工程材质低劣的问题逐渐暴露。

  鉴于当时的特殊情况,丰满发电厂探索出“科学安全运行法”“百件事故预想”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理念,这些制度和理念至今仍在电力行业广泛应用,也为“两票三制”(两票:工作票、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的最终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几十年来,丰满人一直在修修补补,但是始终无法根除水电站渗漏、冻胀等缺陷。2007年,丰满老坝由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鉴定为‘病坝’。”国网新源丰满建设局纪委书记刘亚莲对记者表示,过去几十年,大坝混凝土强度低、整体性差、渗漏、冻胀、溶蚀以及防洪能力不足等重大问题不断凸显。

  前瞻性拍板“重建”

  丰满水电站重建并非一帆风顺。

  刘亚莲回忆,当年论证时,支持重建和反对重建的声音各执一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曾说,丰满水电站像一位得了癌症的老人,修修补补吃吃药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不能像其他健康的大坝一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丰满大坝建于日满时期,是特殊年代的产物。现在时代进步了,国家有财力重建。“潘院士的话给决策重建吃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很少有人敢想重建。”刘亚莲向记者坦言,现在回头看,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极具前瞻性。丰满水电站是松花江流域最后一道防线,关系到吉黑两省11个市县百姓生产生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党和政府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保障下游2000多万老百姓、150多万亩农田。

  经过多次论证,2012年,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得到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该工程在老坝下游120米处新建一座大坝,新坝土建工程于2014年7月开工。2018年12月12日,老坝首次进行爆破,2019年5月20日,老坝预留的挡水坝炸开了一个5米宽的缺口,新、老坝间开始充水,建设5年的新坝开始承担挡水任务。

  据了解,做重建方案时,各大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发挥集体智慧。国家发改委给丰满工程提出16字方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彻底解决、不留后患。“丰满水电站重建时,国网新源公司从上到下卯着一股劲儿,抱着必须建设一个比始建时质量更好、世界一流大坝的信念。”刘亚莲说。

  成就世界一流大坝

  如今的丰满水电站,是世界水电史上首个“百米级坝高、百亿级库容、百万级装机”的大型水电站重建项目,是一座推行数字化设计、先进工艺施工和设备安装“智慧化”管控,建设机组“高质量、高精度”的中国制造智能水电站。新丰满水电站不仅为中国大型水电工程重建留下极其宝贵的技术财富,还大幅提高了水库综合运用能力和东北电网的调峰能力。

  据了解,丰满重建工程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成功研发了智慧丰满管控平台,实现了实时监控和精准感知,有效解决了高寒区混凝土重力坝碾压质量和温度控制难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运维检修比过去舒服太多了。”丰满水电站维护部电气二次专工袁参对记者直言,旧坝检修时,一天到晚晕头转向忙着检查设备、线路、渗漏等问题,各种协调不完的事。大坝重建后,集控中心100%自动化,调度也可以远程沟通交流,需要多少负荷,全自动化分配。“线路全部整齐划一整理在柜子里。检修时,一目了然。”

  丰满水电站被誉为中国的“水电摇篮”,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不仅为国家输送了最宝贵的动力能源,同时也为全国各地培养和输送了近3000名技术和管理人才,他们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

丰满水电站:“水电之母”焕发新机

本报记者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6月28日   第 04 版)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