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26日上午,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黑龙江“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庆...


26日上午,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黑龙江“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大兴安岭专场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

发布会上,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李大义,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刘洪久围绕“神州北极·大美兴安”主题介绍了大兴安岭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李大义在发言中提到,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和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肩负着维护国防安全、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职责。

“神州北极·大美兴安”以“大”著称、以“北”闻名。

区域面积大,幅员8.3万平方公里。森林和湿地面积大,分别占全省的33%和28%;江河水量大,是黑龙江、嫩江源头,可称之为龙江的“水塔”;世界第一大界江、中国第三大河—黑龙江奔流不息。冰雪规模大,冰封期长达7个月,尽显北国风光,是初冬晚春滑雪的绝佳之地。

北极村是我国距离北极圈最近的地方,能够观赏到极昼、极夜和极光等神奇天象,“神州北极”已经成为大兴安岭的地域名片和文化符号。冬季极端气温-52.3℃,是挑战极寒的理想之地;夏季平均气温19℃,是超级劲爽的天然大空调。

“神州北极·大美兴安”以“纯”为魂、以“特”称奇。

全境500余条河流清澈见底、甘甜清冽。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4.8-5万个,比世卫组织清新空气标准高38倍,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一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

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南瓮河“龙”字形地貌、被誉为天地湾的“龙江第一湾”,彰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泼水成冰的画面美,让人们在挑战极寒中心花绽放、大放异彩;中国爱情小镇以北纬52°13'14"、东经124°41'31"全球唯一爱情坐标点,倾诉着“我爱你一生一世”的忠贞誓言;以“温泉、雾凇、岩画”闻名的百泉谷,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55周年。5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兴安岭几代林区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闯出了一条因林而建、因林而兴、因林而转的光辉道路,把昔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林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林区转型的进程中,行署作为落实主体,全力以赴保生态、抓改革、促转型、惠民生,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全面提升“神州北极·大美兴安”建设水平,把地委决策部署有效转化为推动林区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是实现了从木材生产基地到生态安全屏障的华丽转身。森林防火成绩斐然。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由“五·六”火灾前的年均11.1起下降到火后的年均0.7起,2011年以来连续8年没有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生态保护更加有力。深入实施天保工程,扎实开展系列专打行动,累计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2442起,收回林地1958.89公顷;自然保护区达到36处、230.49万公顷,占全区总面积的27.6%;将所辖河流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扎实推进嫩江、黑龙江源头保护治理,为全省人民提供了两江“源头活水”。森林培育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森林植被恢复工程,累计完成森林抚育、补植补造、人工造林178.4万公顷,森林抚育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二是实现了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历史跨越。全域旅游增势强劲。深入挖掘“最北”区位优势、“最冷”资源优势、“最纯”生态优势和“最爱”坐标点优势,精心设计找北游、界江游、湿地游、浪漫爱情游等个性化旅游产品,倾力打造“神州北极·大美兴安”品牌形象,全区接待游客、旅游收入以年均12%和23%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三是实现了从荒无人烟到美丽宜居的沧桑巨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是1978年的5.9倍;哈尔滨至漠河列车实现“夕发朝至”;加格达奇、漠河两个机场联通国内7个大中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改造棚户区708万平方米,惠及60%以上的林区百姓;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4平方米,是1985年有统计数据时的5倍。投资26.4亿元推进“三供一业”改造和棚改配套建设,城镇供水、集中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87%和88.3%。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连续两年实施“厕所革命”落实行动,全区80%以上的城乡居民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7%和7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5%。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战略,打造了漠河北红村、塔河二十二站林场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林场。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连续8年为林业职工增资,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GDP增速,人均住户存款余额是1978年的197.5倍。林业企业教育、卫生职能和“三供一业”全部移交属地政府,地区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殡葬四项基本费用全部免除,公众安全感始终位居全省前列。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