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国防事业 强国强军永不褪

金秋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一排排教学楼气势恢宏,巍峨的中式传统屋檐上雕刻着仰天的瞻望虎、纵马驰骋的将军、战...


  金秋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一排排教学楼气势恢宏,巍峨的中式传统屋檐上雕刻着仰天的瞻望虎、纵马驰骋的将军、战姿威武的舰艇、军机、坦克……

  校园中央,一座低矮的黄色平房,正是赫赫有名哈军工纪念馆。这座看似其貌不扬的平房内,镌刻着70年来哈工程走过的不平凡足迹,更蕴藏着一代代哈工程人传承下来的厚重的精神宝藏。

  门前名为《受命》的雕塑,记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筹划成立“哈军工”的情景。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在此建立。“哈军工”前辈们胼手胝足,创造出“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第一艘试验潜艇”等诸多“共和国第一”。

  从哈军工到哈船院再到哈工程,哈工程将逐梦星辰大海的足迹镌刻在蓝色国土上。一代代哈工程人,始终擎起“强国强军永不褪色的国家队”的旗帜,把最美的青春献给壮丽的国防科技事业。

  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哈军工纪念馆考察。习近平强调,哈尔滨工程大学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十年磨砺只为一秒蓬勃动力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习近平总书记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

  说起向总书记汇报时的情景,哈工程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副主任孙龙泉仍难掩激动之情。“那一刻我心潮澎湃,真切感受到,建这个实验室经历了10年艰辛磨砺,一切都是值得的!”孙龙泉不无骄傲地说,“我把最宝贵、最富于创造力的10年青春投入到这里,就是为了那一秒的蓬勃动力。”

  航空器高速出水、进入空中,但由于真实环境中的冲击力,不一定能像在实验室那样,沿着设定好的轨迹航行,这有可能影响航空器安全。

  为推动解决长期以来横亘在跨水空介质领域的工程难题,2022年12月,国内首个可实现“一次减压,连续实验”的大型水动力试验设施——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杂动力学与控制创新中心建成。

  从2012年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到2022年完成调试验收,孙龙泉带领团队矢志攻关,“航空器出水只要一秒,但为了能顺利地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真实条件,这套实验设施我们建了整整10年”。

  创新中心为了航空器“上天”而设,项目负责人、哈工程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姚熊亮却是研究了半辈子“下海”的水动力学理论“大牛”。最初,合作单位因看了哈工程的一本教材,发现其中所研究的流固耦合问题可应用于航天领域。这启发研究团队开启了国内最早的跨介质动力学方向研究工作。

  哈工程的积累不只10年。70年前,我国的船舶水动力学科正是从这里诞生。

  已故中国水动力大师戴遗山、研究船舶结构动力学的李维扬两位教授的肖像画,仍挂在创新中心的走廊里。

  姚熊亮说,若没有戴遗山教授的势流理论、李维扬教授的流固耦合原理、黄胜教授的空化空泡理论以及徐玉如院士的高度智能化倡导等理论支撑,我们对航行器的运动和受力的测量就是一句空话。

  如今,创新中心在学校牵头下,联合多家优势单位,共同建立了贯通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这是校内科研团队跨学科的协同,更是全国范围内跨行业的大协同,我们要更好地推进跨学科的人才培养,以面对未来的挑战。”孙龙泉说。

  “为船、为海、为国防”是人生第一选择

  在复杂动力学与创新控制中心入口,刻着几个金色大字: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三个一”蕴含着哈工程几代人价值追求,历久弥新。

  水下无人装备是新型战略装备的重要利器,是国家战略角逐的新焦点。它作为高技术复合体,背后有控制、水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哈工程水下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智能学院教授张伟带领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团队,深耕海洋运载器的控制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

  针织衫披在肩上,干练而洒脱,智能学院副教授杜雪是团队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她出生在“光荣之家”,爷爷、奶奶、爸爸都是军人,这让她“爱红装更爱武装”。2006年报考哈工程的她希望能为国家战略锻造更好的装备,“战略装备不光是要能用,关键还要好用”。

  让她义无反顾选择哈工程,选择追随大海的,是她眼中价值连城的“忠诚与信念”。

  “哈军工”老教师、我国第一位女海洋学家刘恩兰,是杜雪的榜样。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