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就“结束俄乌冲突”发声

地时间2月18日,美国和俄罗斯外交团队就结束俄乌冲突在沙特阿拉伯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会谈,达成包括建立磋商机制、改善双边关系在内的若干共识。外媒认为,与拜登政府时期相比,...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俄在沙特阿拉伯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中青报·中青’晨曦时尚网’记者 张昊天

  当地时间2月18日,美国和俄罗斯外交团队就结束俄乌冲突在沙特阿拉伯进行了近5个小时的会谈,达成包括建立磋商机制、改善双边关系在内的若干共识。外媒认为,与拜登政府时期相比,美国就俄乌冲突的立场发生了“惊人转变”;这场谈判是在俄方没有明显让步的情况下展开的,可能令美乌关系、美欧关系急转直下。

  据美联社报道,美俄代表团的首次接触以闭门方式进行。会谈结束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如果俄乌冲突以可接受的方式结束,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有望得到改善。他没有正面回答关于特朗普政府是否会放松或解除对俄制裁的问题。

  与鲁比奥同行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确认,未来的谈判会涉及乌克兰领土问题,“将有一些关于领土的讨论,也会有关于(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讨论”。

  代表俄罗斯参会的俄外长拉夫罗夫告诉媒体记者,俄方赞同鲁比奥等人提出的谈判目标,美俄双方同意任命代表,就乌克兰问题展开定期磋商。“我有理由相信,美国方面已经开始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立场,”拉夫罗夫说。

  针对外界近期就“北约驻军乌克兰”的讨论,拉夫罗夫强调,即便各方达成了和平协议,俄罗斯也不会允许外国军队出现在乌克兰领土上。“来自北约国家的军事存在,无论是在外国国旗下、欧盟旗帜下,还是在本国国旗下……都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与此同时,在被美俄这场“闪电式”谈判排除在外的欧洲国家,不安和愤怒正在蔓延。英国路透社报道,为了让欧洲继续就乌克兰事务发挥影响力,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在本周召集欧洲各国代表,举行第二轮讨论乌克兰局势的紧急会议,并邀请加拿大参加。在本周一的第一轮会议上,欧洲各国争论的重点之一是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但距离达成共识尚有距离。根据欧美媒体披露的情况,法国和英国支持在乌克兰驻军,瑞典与荷兰立场模糊,而德国、波兰与西班牙否定了派兵的可能性。

  美国政府此前已明确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不过,俄美在沙特谈判的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称,和平协议达成后,他不反对欧洲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国际媒体分析认为,18日的谈判是美俄两国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进行高级别接触,需要克服很多技术性障碍。这次谈判桌上不仅没有欧洲各国,也没有乌克兰。美国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最初打算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会,因美俄反对而作罢。泽连斯基在谈判结束后第一时间发声称他希望结束冲突,但相应的议程“应该是公平的”。他强调,“没有乌克兰,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能就结束这场战争做出决定。”

  就俄美双方在沙特举行会谈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月18日表示,关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中方乐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达成的和谈共识。中方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和谈进程。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