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文旅融合 让客家文化“出圈”更“破圈”

曾经濒临坍塌的围屋,如今修缮一新成为传播客家文化的载体;以“点”带“线”,让养在深闺中的客家文化走向市场,走进群众;文旅融合,让昔日客家“老技艺”,摇身一变成了今...


  中国青年’晨曦时尚网’赣州12月29日电(记者 邓洪海)曾经濒临坍塌的围屋,如今修缮一新成为传播客家文化的载体;以“点”带“线”,让养在深闺中的客家文化走向市场,走进群众;文旅融合,让昔日客家“老技艺”,摇身一变成了今日致富的“新产业”。江西赣州,是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有“客家摇篮”之称。近年来,赣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这为赣南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与融合创新带来新的机遇。

  “老”围屋焕发“新”活力

  冬日,走进龙南市关西围景区,气势恢宏的关西新围映入眼帘。这座始建于清朝嘉庆三年的客家围屋,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历时29年建成,被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代表了赣南“国”字形围屋的最高水准。

  据了解,江西省龙南市被誉为“中国围屋之乡”,登记在册的客家围屋有376座,占赣南客家围屋的70%以上。

  “200多年了,这房间挂壁的飞龙、麒麟、骏马、雄狮等寓意浓厚的动物雕刻依然栩栩如生,房间格局还是保持当年围屋主人摆放的模样。我们在修缮过程中并未做太大改动,见到的即为当时建造的。”围屋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起龙南市围屋的一些修缮工作。  

  长期以来,因建筑属性特点,客家围屋长期处于受潮、鼠咬、虫蛀、鸟啄、渗漏等状态,稳固性、安全性、完整性受到破坏,抵御自然灾害及火灾风险较弱,且存在倒塌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风险。

  近年来,龙南市专门设立了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客家围屋修缮保护及开发利用计划,坚持“能修不换、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恢复建筑原有历史风貌,保护修缮乌石围、龙光围、西昌围等多座客家围屋。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围屋,龙南市还巧用大型实景演出,再现老围屋内的客家往事。在龙南市栗园围景区,以“客家文化”为主题,演绎客家人勤劳和团结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天下客家》一经演出,便受到游客热捧。

  据介绍,该演艺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结合非遗和传统故事,游客可深度沉浸在客家人的传奇故事中,了解客家文化的特质。此外,在保留原有古建筑之上,栗园围景区还将食、住、行、游、购、娱等功能要素融合,升级修缮打造出一站式、沉浸式文旅商综合体,进一步展示龙南市靓丽围屋文旅城市名片。

  “围屋作为龙南客家文化的标志,承载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要让围屋可看、可感、可听、可玩。只有这样,龙南‘中国围屋之乡’的美誉才能持续火下去。客家文化才能发扬光大。”龙南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蔡石海表示。

  客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客家文化遗址这个载体。得益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举措,客家文化持续焕发着强大生命力,成为赣州历史文化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点”带“线” 客家文化走向市场走进群众

  手执一把小刻刀,沿着杉木板面上的笔迹,一点一点用力镌刻,木屑翻卷处,渐渐显现出被雕刻的痕迹。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肖天长的日常。

  从事匾额制作以来,他为考取博士的青年俊秀挂过“博士”匾,也为孝德突出的孝子挂过“敬老孝亲”匾,还为同宗的族人挂过“人文蔚起”匾,是当地“制匾名家”。近年来,肖天长致力于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的传承,收了30名徒弟,传授匾额制作技艺。

  “我学习制匾已经20多年了,最初是觉得挂匾很有意义,于是找到肖老师想向他学习,他很高兴,总是耐心指导,还带我去各种姓氏宗祠参加活动以及制匾。”肖天长的学生肖伟明说。

  客家文化如何赓续?非遗技艺、传统民俗何以传承?“人”这一核心要素至关重要。近年来,赣州在培养传承人上下大功夫,不断加强县、市、省、国家五级传承队伍梯队建设,充实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

  赣州还建设市县两级非遗馆、专题馆、非遗项目传习所、非遗工坊等,打造一批文化展示传承窗口,让原本濒临失传的技艺重新发扬光大;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让民间民俗走向市场、融入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认知和感受到客家文化魅力。

  石城灯彩有着千余年历史,是石城独特的民间艺术项目,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年元旦一过,一些文艺爱好者便自发组织各种舞灯活动,制作各式灯具,自农历正月初一起,各灯队游村串户、走街串巷舞灯,所到之处群众簇拥欢呼、热闹非凡。

  “事事能舞灯,物物能做灯。对于我们石城老百姓来说,灯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石城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目前,石城灯彩传承人群达2000余人,灯队100多支。

  近年来,为让非遗传承更有活力,赣州市还依靠利用民间节日和民间信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民俗节庆活动。以“点”带“线”,带动客家古文、东河戏、提线木偶戏等赣南古老戏曲剧种的传承和推广,石城灯会、茶篮灯、唱船、赖公庙会等深受市民喜爱的民间民俗活动走向市场、走入群众。

  昔日客家“老技艺” 如今致富“新产业”

  近日,走进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古村里,省级非遗传承人黄娥娇正在耐心指导游客体验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很多外地的游客过来,就是想尝一口地道的赣南客家擂茶。”黄娥娇说。

  除了擂茶,还有磨豆腐、打糍粑、香火龙、车马灯、花棍舞……雅溪古村内的客家民俗体验,吸引了大批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自驾前来游玩。依托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当地百姓吃上了“旅游饭”。

  昔日客家“老技艺”,变身致富“新产业”。近年来,围绕赣南客家文化非遗传承,当地不断创新方式,拓宽渠道,将非遗与旅游、文创、演艺、节庆等紧密结合,让客家文化为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在龙南,白天逛非遗集市、客家围屋,晚上品美食看演出成了游客热门选择。

  夜幕降临,在龙南栗园围景区,一部大型沉浸式实景演艺《天下客家》精彩上演,再现百年前客家生活场景。游客跟着演出情节沉浸式逛围屋,体验一场客家人的传奇故事,了解客家文化特质。

  “我们以‘客家文化’为主题,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创作,将客家文化和阳明心学的历史传承演绎其中,将非遗和传统故事相结合,讲述一部客家围屋中的故事。”《天下客家》总导演王虎说。

  以利用促保护,致力于推进客家文化与旅游、产业、商贸多业态融合,把客家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位于全南县的天龙山因主峰酷似一条昂首欲飞的巨龙而得名。当地又将唱山歌、客家擂茶、打糍粑等活动串接起各个不同区域,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尽情游玩。同时策划推出武侠文化节、脐橙丰收采摘节、客家非遗节日等活动,以及客家长桌宴、窑鸡宴等特色餐饮,全方位体现客家特色。

  目前,该景区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避暑旅游目的地、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这座全南的青山,被全国各地游客看到,带动当地文旅产业跨越“更高的山”。

  通过持续保护、接续传承、融合创新,未来,赣南客家文化必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