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和写作中发现世界的美好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冯渊进行了专访。” 在谈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时,赵玲表示,“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引导...


  视觉中国供图

  编者的话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是打开世界和内心的两把钥匙,如光与影,彼此成就,共同构成语文的灵魂。《中国青年作家报》近期推出的“名师读写课”系列专栏,邀请初高中语文名师,带着他们在课堂内外积累的经验与灵感,带你穿越文字的河流,为你揭示阅读的深邃之美,传授写作的独创之道,一起在阅读和写作中发现世界的美好。

  ——《中国青年作家报》编辑部

  ——————————

  冯渊:拓展语文学习的思维空间

  中青报·中青’晨曦时尚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

  冯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兼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语文建设》编委,安徽师范大学《学语文》编委,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

  作为语文学科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写作不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也是考试中的考察重点。那么,中高考试题倾向使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材料?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是什么?应如何解读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

  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冯渊进行了专访。

  什么样的作品容易入选考题

  文学具有文化传承、语言教育、社会认知、审美熏陶等多重功能,在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是重中之重。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会入选中考、高考试题?

  冯渊认为,对于高考阅读的文学作品选文而言,为保证命题语料的典型性和规范性,选编者多关注那些在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作家、作品。而中考文本的选择更贴合青少年学生心理,文本难度不宜过大,反映的最好是当下的生活,或者初中生易于理解的生活。除了文学艺术史上的名家作品,中考试卷的选文中也不乏当代作家的作品。

  在相关文章中,冯渊曾提到,当代作家、作者的文本进入命题者视野,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文本是否能均衡设置语文考试的能力点,如理解词句含义、分析结构和主题、鉴赏艺术形式等;文本描写的生活与青少年的关系是否紧密,主旨和情感是否有利于青少年的精神成长。

  “从文本内容的角度看,一是与青少年精神人格成长有关。所谓精神人格成长,是说作品揭示的是人性共通的问题,可能抒写了人性的弱点、现实的残缺,但文本传递的价值观必须是正向的,如对人类深沉的热爱,揭示生存困境中的人性光辉;文本可以表达忧虑,但一定要深怀希望。”冯渊说,“二是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有关。不要以为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就是学生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他们在学习知识、探求真理过程中的思考,包括对身边见闻、历史事件、科学发现乃至科幻世界的思索,都是与其日常生活有关的。因为青少年的一切都处于生长之中。”

  教学研究之外,冯渊也在进行文学创作,在他看来,真正的好文章应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十几岁、20多岁时内心有很多冲动,但人生阅历空白,所以在文字上夸饰凸显。到了年龄,重新审视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情,和当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文字上归于平淡。能用最朴实简单的文字来表现最复杂的情感,这是最高的境界。”

  这一点,放在指导学生阅读中也是一样。“初中语文的教学对象是12岁到15岁的孩子,学生并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读出文本以外太过复杂的东西。如果将个人的解读过于强势地推给学生,学生不一定能够消化,教师的解读也未必正确。”冯渊说,教师的最大功能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策略、技巧,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学生在理解文本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教师可以提供参考文献资源,但不要下结论。”

  高考作文更加考验思辨能力

  写作一直是不少学生在考试中面临的难题。初中阶段的作文以记叙文为主,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素材的同质化成为目前初中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而在兼具教师与作家双重身份的冯渊看来,这不仅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对的问题,“其实现代作家面对的很多题材也是同质化的,关键还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写”。

  他以学生的作文举例:“一般来说孩子写生病,总是写自己躺在床上感觉不舒服,爸爸妈妈回家看到后嘘寒问暖,这样的写法永远写不出好的效果。有个孩子却这样写,‘窗户外的一束光照到我的眼皮上,这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片阴影落在眼前,原来有一只大手伸了过来’。这样的描写一下就能吸引住读者的眼球。所以,初中生的写作一定要有细节,有现场感和画面感。”为此,就要从阅读中感受细节,素材的积累、语言表达的训练,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也同样重要。

  进入高中,写作上更倾向于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的考察重点转向议论文。冯渊指出,议论文写作要求考生对试题设置的某个概念、判断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阅读思考和生活体验,有层次地展开讨论,用清晰的语言,精确而有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

  他介绍说,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大概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题目给定明确的观点,例如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作文,“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此类题目只需要用相关材料理由来证明观点成立。

  另一种是题目中没有明确观点,而是提供一个不确定关系的判断,让考生分析两个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202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随着互联’晨曦时尚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个疑问并不是让学生去回答是或不是,而是要运用生活积累,开动大脑,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意味着什么,技术进步和问题减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问题是否会减少?什么时候会减少?减少的是什么问题?什么问题永远不会减少?等等。”冯渊表示,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则越来越向第二种发展——在不确定的关系当中去思考世界的复杂性,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

  冯渊认为,2023年新课标下的高中核心素养,是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批判思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无数的信息和不确定的变化每天都在涌向我们,学生的思维要随之改变,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接受新的挑战。”

  ——————————

  赵玲:语文教育的价值

  何轮 中青报·中青’晨曦时尚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

  赵玲,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名师工作坊坊主;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昆明市教学名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在中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写作和阅读应该如何教?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云南省名师工坊坊主赵玲以丰富的教学及教研经验,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让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意识,语文课程是最好的阵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核心素养是关于课程目标的概念。目标是确定行动方向、选择实施路径、衡量达成程度的主要依据。

  赵玲认为,让学生理解、热爱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意识,语文课程无疑是最好的阵地。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中考试题中,文学作品的选材常与这3种文化相契合。“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教材的编排中,也渗透到中考试题的选文中,确保学生能够从文本中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力量。”赵玲说。

  “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语言运用主要包括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等几个部分。赵玲认为,语言是培养文化自信的载体,通过对语言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表达能力和文化认知。“语文教学并非简单的记忆词句,而是通过语言的品析、鉴赏,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如地运用语言。”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是与其他三大核心素养的学习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近年来中考试题的关注重点。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最后一项是“审美创造”。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在赵玲看来,审美创造不仅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感知力,更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精神支撑,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化解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无论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在艺术中寻求美感,审美能力的培养会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赵玲说,“审美能力是人的盔甲,它帮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找到力量。”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是参与了学生的生命的人,你教他识字,教他读书,语文教学在学生未来人生中的参与度要比其他学科要大得多。”赵玲说,“那么我们的语文到底要教什么?就是教这四大核心素养”。

  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规定了初中阶段必读的12本书,而除了阅读整本名著之外,赵玲还建议学生尽量多地去阅读短篇文学作品。

  “中考选文的字数通常限制在1000-2000字之间,主要选用适合学生集中时间深度阅读的短篇文学作品,比如散文和短篇小说。”赵玲说,现在的中考阅读材料里,除了名家的短篇散文,还有很大一部分选取自中央级报刊的文学副刊,比如《中国青年作家报》等。

  “散文或者短篇小说的阅读,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长篇名著的阅读会对人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赵玲强调,“例如《简·爱》,它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深远。这种深层次的熏陶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但却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鲁迅先生在文章《不应该那么写》中曾写道:“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在赵玲看来,阅读与写作教学密不可分。“写作是一种能力,不是每个学生都热爱写作,但他们必须具备写作的基本技能。”赵玲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将学习技能进行分解,通过系统训练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与写作技巧。如果说最根本的方法,那就是4个字:多看多练。

  赵玲举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并列式、波折式、倒叙式等常见的文章结构;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文章,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材、立意、表达中心思想。她提到,自己常用的一个方法是将中考中的现代文阅读文本分类整理,汇编成册供学生阅读学习。“这些文章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主题鲜明,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写作技巧。”

  在谈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时,赵玲表示,“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一味迎合考试的要求。作为老师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我。”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应试,它关乎学生的一生。”赵玲说,“中学语文教师教的不仅是识字写作,更是帮助学生发现世界的美好,理解人生的复杂,感受生活的诗意。语文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一张试卷的分数中,更在于学生未来人生的幸福与充实。”

  ——————————

  李旭山:解锁阅读与写作的新路径

  中青报·中青’晨曦时尚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

  李旭山,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师,广东省高考研究会专家成员。

  快速的学习节奏下,如何让孩子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阅读天地?如何训练思维,抓住文章写作的“制胜法宝”?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旭山以众多生动的教学实例,为我们解锁了一条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新路径。

  语文学习和阅读要保护孩子的天性

  “阅读是学生和这个世界进行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学生构建精神世界的最重要方式。”李旭山介绍,阅读大概分为3类:第一类是任务驱动下的阅读,例如考试或工作中的阅读;第二类是储备智慧的阅读,与日常的兴趣和追求有一定关联;第三类是满足天性和探索欲的阅读,文学、科技等能够满足兴趣与天性的内容都包括在内。

  “当前,任务驱动下的阅读占据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而自由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满足孩子天性的阅读,很多时候只能是在违背老师和家长意愿下偷偷读的东西。我们面对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让孩子自由阅读?”

  在李旭山看来,既要给孩子选择读什么的自由,也要给他们安排阅读时间的自由。“只要书的价值观没有问题,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阅读,也不要轻易以‘对学习和成绩有没有用’来评判孩子的选择。”李旭山说,“读书是在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外人很难参与这个构建的过程,更不应该干涉这个过程。因为在阅读中,孩子是绝对独立的主体,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他们。”

  针对语文学习思维活动的特点,李旭山提出了“前素养”这一概念。“前素养”即“好奇”“敏感”“想象”“质疑”这些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保护好学语文的前素养,孩子们才能把书读好,尤其是把文学作品读好”。

  前3种“素养”比较好理解,而“质疑”在语文学习中更多体现为一种追问。李旭山以一篇五年级课文《自相矛盾》为例,“有孩子学完后会问,课文里商人的话自相矛盾了,那现实中矛和盾也是天然的自相矛盾的关系吗?通过设计实验能够让学生发现,同样是3层纸折出的矛和盾相撞,矛刺不穿盾。那学生又会追问,矛和盾未必是自相矛盾的关系,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可以再作个提示,矛和盾为什么会出现?孩子们马上就明白了——盾是为了防住矛才被制造的,但矛不是为了刺穿盾而诞生的。矛和盾本身不是天然的矛盾关系,它们在逻辑上是错位的”。“从语文角度讲,凡是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有价值,提不出问题才是无价值。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和学生自发提出问题讨论,两者的价值有天壤之别。”李旭山说,“凡是通过质疑提出的问题,都是思维训练的绝佳机会。”

  用好分类排序、分类对比

  相比于阅读,写作对不少学生来说更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大困难和挑战。李旭山观察到,当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过度“炫耀”文采和知识;强行抬高作文的情怀与态度;表达上缺乏逻辑;作文有立意、有素材,写作时却没有角度。

  “好的语言表达是清楚且有趣的,首先要把话说清楚,再谈有趣。”李旭山强调,多读、熟读文章并学会仿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多看时事评论类文章,学习语言和行文思路,此外也要从文学作品中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除了课程标准中的必读书目之外,还有哪些书值得学生去深入阅读?李旭山认为,推荐书目是一件需要非常谨慎的事情,“个人的阅读经验和评价未必能复制到别人身上,选择权还是在孩子们自己”。

  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多读、多写、多练来提升,但逻辑思维必须作为一个专门的教学任务,在课堂集中时间进行训练。“首先要对作文进行表达功能上的划分,如过程描述类、建议主张类、阐释类、社会现象评说类、寓言哲理类,每一个作文类别下再进行对应性的思维训练。”李旭山说。

  在思维训练中,要抓住基础思维的训练,也就是分类排序、分类对比。“举例来说,有篇文章名为《出错》,小学的孩子能说出开头出错、中间出错、最后出错;而初中生会说设计者出错、制造者出错、使用者出错;到了高中,学生就会说出错的表现、原因和影响。”李旭山说,“对于同一个题目,虽然不同阶段学生思维训练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使用了分类思维。分类之后,又进行了结构化的排序。”李旭山强调,分类排序时还应注意由直接到间接的顺序,而很多孩子写作文时总喜欢写间接的“高大上”意义,不爱写贴近眼前的直接意义。

  最后是分类对比,在李旭山看来,对比法是文学鉴赏很好的方法之一,也是写作中特别好的一类方法。他以七年级的《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为例对比,“两篇课文都是表达作者高洁的品质,但差异在于《爱莲说》是将自己自喻为莲,‘我’的品格就是莲的品格;《陋室铭》则是将‘陋室’当作一个媒介物。于是我们就能总结出,同为咏物类文章,还有两个小类别,《爱莲说》是托物言志,《陋室铭》是借物抒怀”。

  关于对比,李旭山总结出一段口诀:“用对比的方法,完成对比的任务,得出对比的结论,对比点要对应。如果发现小的差异,就把它揭示成大的差异;如果发现大的差异,力求把它揭示为本质差异。”

  “分类排序、分类对比是思维训练的基础层面,将它们学好、用好,才能进入更高阶的思维训练。”李旭山说。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