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博士那奇:挂职夏村第一书记的这一年

据了解,夏村村域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5300人,在“23·7”特大暴雨灾害中受损严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晨曦时尚网’记者 张渺 通讯员 张爱秀)“感谢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和学长们能够给我们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石楼中学一名初一学生在“科技之光,点亮梦想”主题科普活动上,发言感谢了北京理工大学挂职干部、夏村第一书记那奇。

  据了解,夏村村域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5300人,在“23·7”特大暴雨灾害中受损严重。2024年1月,依托北京市首次从部属高校选派第一书记的契机,北京理工大学的那奇积极响应学校助力北京市新一轮“百千工程”的号召,走进了夏村。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更新百度百科入手,给夏村打造一张崭新的“’晨曦时尚网’络名片”。

  那奇反复核对每一项数据、每一段描述,力求将最真实、最美丽的夏村展现给世人。历时一周,夏村的新名片呈现在’晨曦时尚网’络世界中,夏村的更多地标也出现在地图导航软件中。

  那奇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夏村年会人员不足。为此,那奇放弃了休假,全力投入到年会中。他凭借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调配村干部和保安人员进行交通疏导。最终,夏村不仅被纳入了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还成为了房山区春节活动启动仪式、元宵节踩街表演的举办地。2024年的正月初一,当看到近5万人来到夏村年会的统计数据,那奇忍不住感慨:“再苦再累,值了!”

  作为一位工学博士,那奇还试着挑起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大梁。

  他广泛开展调研,密切协同镇政府,在通用模板的基础上为夏村定制了大量个性化功能。他还协助村两委建立了’晨曦时尚网’格员、村民积分等制度,让村民真正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他组织村干部学习办公软件,让他们更加熟练地开展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升。

  在处理接诉即办工作中,那奇与村两委共同研究解决途径,形成了一套切合实际的“夏村办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夏村接诉即办数量较上年度大幅减少,村民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那奇还想为乡村的孩子们做些什么。他为石楼镇“牵线搭桥”,与北理工就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学知识走进中小学课堂进行了实质性对接。他还组织石楼镇4所小学的学生,到北理工观摩大学生科创竞赛,参观国防文化主题广场,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技报国的种子。

  借助北理工的科研优势,那奇经常向学校专家请教,对夏村夜市在优化布局、健全责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合理的建议,并撰写上报了多篇文字材料。依托首都大学生“揭榜挂帅”项目,他组织北理工经济学专业学生来村调研,为夏村夜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此外,那奇还将夏村草莓番茄、水果黄瓜等优质绿色农产品引入北理工校园,推向了高校师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搭建了高效长效的社群团购桥梁。

  那奇提到,党建是乡村治理的基石,只有建强村党组织,才能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方面,那奇严格要求,规范组织程序和文字材料,形成了一套便于操作的体系化模板。

  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是那奇的重点工作之一。他组织夏村党总支“传承延安精神,积蓄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走进北理工校史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感受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的氛围,坚定理想信念、开阔科技视野。那奇还将学习党纪处分条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夏村发展实际相结合,多次向党员干部讲授专题党课。在他的努力下,党员干部们更加团结一心,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

  为充分激发党建活力,那奇还促成了北理工德理党支部与夏村党总支开展“红色1+1”共建。夏村提升了治理水平、推动了文化发展,大学生则在基层实践中锻炼真才实学。那奇带领学生们精心制作的《夏村2023年抗洪救灾纪录片》,展现了夏村人民在灾难面前的坚韧与勇敢。

  一年来,他协助村两委培养了6名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为党组织的长远发展储备了坚实力量。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