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新华社评出2020年国内十大新闻---2020年国内十大新闻。...


  1、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1月24日,大型机械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1月26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2月4日,医护人员走向武汉火神山医院病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2月12日,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3月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刘凯在护送患者做CT的途中停下,让住院近一个月的87岁老人欣赏久违的日落。新华社发(甘俊超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3月10日,青海医疗队队员刘海婷(左)与许国娟在武昌方舱医院等待出舱时小憩。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2、民法典诞生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系统整合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回应经济社会生活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全面加强对人民群众各项民事权利的保护,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成熟完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8月25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对新人领取结婚证后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11月26日,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法院泗沥人民法庭的法官周淑琴(右)在贵溪市人民法院调解一起案件。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11月27日,在中建二局上海大悦城二期项目工地举行的普法宣讲活动上,建筑工人翻阅民法典。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3、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公布,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启航。10月14日和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表明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一年来,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自贸试验区扩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我国改革开放实现新的重要突破。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9月17日拍摄的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10月4日,消费者在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11月2日拍摄的进博会场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这是7月1日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上海陆家嘴光影秀。新华社记者 张豪夫 摄

  4、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通过并实施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