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华时评稿媒体采用率高

前几天,裘立华来电话,请我给他的《时事“裘”势》写个序。我当即答应了。这本集子的书名取得好,显示了小裘...


前几天,裘立华来电话,请我给他的《时事“裘”势》写个序。我当即答应了。这本集子的书名取得好,显示了小裘的自信和自负。看了书名就忍不住就想翻开集子,看小裘写了哪些时事评论?裘的写作风格?裘的气势?略略一翻,这本评论集收入评论竟有130多篇,遑遑一卷,令我这老记者汗颜。

我不免忐忑起来。小裘此前在我印象里是个职业记者,而现在,小裘新闻采访报道和新闻评论两翼齐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其人其文已今非昔比,本人学识有限,为这本新闻评论作序,诚恐同事与读者诸君贻笑大方。不过,我与小裘相识,掐指算来也有18年之多,既是老朋友,也是忘年交。且在此斗胆写上几句感想。 

《时事“裘”势》,让我首先联想到“实事求是”,也许这也是小裘由此成语取的谐音。班固在《汉书》中对河间王刘德的治学赞赏有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在他多篇文章中提倡“实事求是”,并在延安时就以此为校训题写给中央党校。如果说共产党成功的秘诀是“实事求是”,那么,我以为新闻人成功秘诀也是“实事求是”。因为新闻的核心要义是真实,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新闻记者报道真实,揭示真相,展示真理,是其肩负的职业责任所在,我称之为“新闻三真论”。翻阅《时事“裘”势》,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新闻职责的坚守,对新闻理想的追求。

小裘撰写的时事评论,大多发表在“新华时评”专栏。新华社记者大多数是多面手,而“新华时评”专栏,则是检验多面手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新华时评”专栏创办于2001初,办这个时事新闻评论栏目意在“评说热点新闻,阐释中央精神,为民众利益鼓与呼”。这个专栏发出的时事评论稿件,以其“短、新、快”风格,被各类媒体广泛采用,深受新闻用户好评。

那时我在新华社西藏分社任社长,看到新华时评稿媒体采用率高,仅从业务考核角度想,就给记者们提出,有机会有感觉就写点时评。我也给小裘提过要求,但他当时主要精力用于采写对外报道新闻,消息稿写了不少,却鲜有触及新闻评论。

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重要的新闻媒体都有气质独特、特色鲜明的评论栏目,以体现本媒体的精气神。新闻的表现方式很多,消息要快,文字简洁,内容一目了然;通讯尤其是调查类报道,要有文采,内容表述迂回曲折,跌宕起伏;评论文字严谨,剖析事理,解疑释惑,逻辑性和针对性强,当然还得有熠熠文采。在若干新闻体裁中,评论最难写,长篇幅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固然不好写,但一般是多人智慧,集体劳作;而时评,就事论事,短小精悍,点到为止,是个人写作,难度不言而喻。

没想到小裘厚积薄发。 

小裘毕业于浙江大学,这所学校给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西藏的时候,我时常签发他的新闻作品,他的新闻稿新闻性强,文字精练,细节描述生动,读来轻松,一般很少改动。从他涉及西藏的新闻报道里,看得出他善于学习。他也给我说过,在西藏当记者,必须得补好西藏历史和文化的课,身边的藏族老记者就是老师。比如,小裘与朗杰、多穷合作过很多新闻报道,其中《调查表明:达赖在信徒中的地位下降》是2000年新华社社级好稿,获2001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那篇消息,通过数据分析、第三方表述到对事实的判断,已显示他有写好新闻评论的潜质。

一般来说,江南水乡的后生给人印象是细皮嫩肉,修养好,讲究多。第一次见小裘大概是在2000年底,他刚从乡下采访回拉萨,高原阳光赐给他黑红的脸颊,个头敦实,笑声响亮,说话表情略有夸张。如果他不自我介绍是浙江人,我还以为他在当地土生土长。

记得2001年6月,我带了记者小裘和格桑达瓦去藏北。那时,青藏铁路正式开工,除了派记者沿线跟踪采访工程进展,还有必要向国内外读者介绍铁路必经之地藏北草原的变化和现状。白天,我们多是行车广袤的草原,晚上他和格桑达瓦爬在电脑上写见闻,还要四处去找长途电话给北京传稿。半个多月下来,我们经历过狂风、冰雹、陷车,住过帐篷,住过牧民的家,小裘能吃苦,不骄气,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实事求是,是新闻人需秉承的最基本的理念。《时事“裘”势》就是新华社记者裘立华本人的新闻理念的展现。小裘求的是什么“势”呢?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因为评论多为结合新闻时事而写,希望探寻新闻事实背后的“势”和“理”。新闻记者手中的笔虽小,时事评论的文章虽短,但在关键的时候,却是撬动社会进步和公正正义的大杠杆。

这一点,小裘做到了。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