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业者要保持质疑和专业精神

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哥”等网络新闻自媒体迅速崛起,然而大量负能量新闻推送给受众构建了一个扭曲的...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哥”等网络新闻自媒体迅速崛起,然而大量负能量新闻推送给受众构建了一个扭曲的非常态的“拟态环境”,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算法盛行的今天保证新闻全面真实的特点是当今网络新闻自媒体的迫切需要做到的。

关键词:新闻哥;自媒体;负面效应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63-02

近年来“新闻哥”等新闻咨询类自媒体不断涌现并且受到了极高的关注。此类新闻自媒体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不做新闻的发现者,只做新闻的加工者”。这些自媒体因用人少投入低并且受关注度高而有较高的利润空间。

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公众号“新闻哥”于 2013年6月成立,在“换个姿势看新闻”的口号下为公众提供新闻,形成了幽默、搞笑的风格。在“刺猬公社”公布的全国十大网站公号排行榜中“新闻哥”多次名列首位,获得了很高的关注,集聚了超过百万的庞大粉丝团。然而新闻因其文体特殊性和影响力不同,在受众本位意识无限膨胀的自媒体时代,作为新闻“搬运者”的“新闻哥”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一、负面效应

1.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低。网络自媒体的新闻真实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假新闻较多,二是信息操纵性强,构建了不均衡、扭曲、非常态的“拟态环境”,动摇了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的根基。

“不做新闻的发现者,只做新闻的加工者”只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新闻的来源和出处,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谨性较低,虚假新闻盛行。网络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的特性也造成了虚假新闻的广泛传播。同时此类自媒体公众号为了获取较高的关注度而大量报道负面新闻,影响了新闻的整体真实。

对于以拟人化的“新闻哥”,其与受众一对一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可以利用人际传播中的信息操纵理论进行分析。信息操纵理论的核心假设提出,欺骗性信息来源于对谈话规则的隐蔽性破坏,具体表现为对四种维度的破坏 :数量维度 ,控制被披露信息的数量 ;方式维度 ,把持信息被呈现的方式 ;质量维度,提供虚假信息 ;关系维度,操纵信息的相关度。[1]

在数量维度中,负面新闻占据了“新闻哥”的绝对位置,但是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报道反映出整个现实社会的真实。[2]然而“新闻哥”“英国那些事”等网络自媒体以“有趣”为挡箭牌,通过图片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大量负能量新闻,构建了扭曲的“拟态环境”,其中不乏犯罪,色情等低俗新闻,割断了新闻的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等功能

在方式维度中,“新闻哥”的资讯呈现方式更多是以“故事”和“笑话”通过图文、视频、音频、H5、漫画等多重方式来呈现。由于互联网环境相对宽松,自媒体对信息具有较高的操纵自由。图文并茂的快节奏新闻摘要联播使得表达大于事件本身,情绪高过客观事实。以“新闻哥”2月26日周一至周四的新闻标题为例,标题中包含了大量“这就行?”“你是来搞笑的?”“痛快”“造孽”等评论性语句。这种新闻标题,以某个社会事件和简短的评价以及强烈的情感倾向来吸引观众,容易麻醉受众的主体意识,造成对国家和社会重大事件的焦点转移。

在质量和关系维度中,“新闻哥”“英国报姐”作为独立运营的新闻团体选择通过拟人化的运营,为受众营造一个虚假的形象。“新闻哥”通过“80后,单身男性,有正义感,三观正,爱吐槽”的形象使观众对其有较高的认同感和宽容度,观众易放下防备,放松警惕性,对新闻的严谨性和思辨性要求降低。然而观众的宽容大是并不代表新闻的真实准确性可以放低要求。同时大量简短肤浅的新闻评论缺乏深度和广度,使受众忽略新闻事件的多样性以及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不利于受众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许多事件并不具备新闻评论价值,只是单纯的情感宣泄,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新闻侵权加剧不正当竞争。对新闻进行二次加工的“新闻哥”大量新闻选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热点事件,形成汇总,进行加工。虽然现在时事新闻的版权问题一直有所争议,然而各大网络新媒体一味奉行“拿来主义”会加剧新闻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只靠资本和平台的运作,而不注重新闻的采编和高质量的报道体系,将会失去越来越多的优秀专业的新闻媒体人,造成新闻生态失衡,不利于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同时在新闻业法律相对不完善的阶段,“新闻搬运”容易造成主体责任混乱,大量的虚假消息难以查询出处,对其传播者难以追责。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