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对其构思的定位是一个刚出大学校园的女孩

编者按: 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闻生产已有数十年,但既有研究中几乎没有专门探讨过其在视听类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骆世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


编者按: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闻生产已有数十年,但既有研究中几乎没有专门探讨过其在视听类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骆世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子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农蕙语在《传媒观察》第11期发表论文,尝试将视听类AI新闻主播项目置于新闻史脉络,结合语料和文本分析,回答AI主播作为视听类新闻创新的特点是什么,以及这种虚拟视听的发展可能会如何影响既有新闻生产实践。研究发现,经过20年的发展,数十个央媒AI合成新闻主播项目的发展呈现出3个递进的阶段,其最新发展显示机构媒体正集中力量打造IP化、条线化、常态化AI新闻主播。此类数智影像在虚拟指称、角色交互、场景破维等方面为更多类型的虚拟视听奠定了发展基础。论文强调,“有限创新”仍是AI主播介入新闻生产现状的恰切描述,它不仅指涉新闻创新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渐进调适,更显示出媒体自觉、自省与自主利用新技术的有限结果。

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闻生产领域已有数十年,早期相关研究关注较多的是机器人写作,代表性案例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等,既有对机器写作原理中算法不透明的批判反思,也有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机器人如何影响新闻劳动过程的观照。我国近年则对人工智能合成型虚拟视听多有重视,然而,既有相关研究多从技术赋能或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评判思路切入,难以道尽AI主播的理论意涵。

本研究将对中央级媒体AI合成新闻主播项目的前20年发展作为时段截面做总体调查,并借助语料库和文本分析探讨其表达特征,据此对代表性的AI主播项目进行个案剖析。尝试回答,AI主播作为视听类新闻创新的特点是什么,以及这种虚拟视听的发展可能会如何影响既有新闻生产实践,并有助于提升新闻业的认知权威。

央媒AI新闻主播发展20年

(一)第一阶段(2004―2019年):数字形象的尝鲜与猎奇

国内现可查最早的虚拟电视节目主持人出现于2004年的央视,名为“小龙”,利用三维形象技术集合了多位男性明星的面容,但由于其制作成本过高,此后发展比较黯淡。情势转变出现在2018年,央视开始依据真人主播原型打造数字形象,是年5月2日推出的“康晓辉”,康辉是其原型。“康晓辉”的工作主要被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常规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也包括与真人记者互动;二是融媒体产品,如2019年春节前夕央视新闻联合微软推出的互动新闻《你的生活   AI为你唱作》等。作为初创AI新闻主播项目,“康晓辉”有其典型的AI特征。首先,它会时不时通过绕口令来展示其播报能力,尽管在新闻播报场合很少有记者这么做。其次,它本身也因其技术特性而成为新闻题材,例如在节目中,“康晓辉”会问康辉“声音谁更好听”“害怕我会替代你吗”,康辉则回答:“语音合成技术和所有的新技术一样,我们应该拥抱、适应、使用,我不会害怕你替代我。”早期AI主播在央媒的应用多少有些猎奇尝鲜的意味。

“康晓辉”的模式在央视被迅速复制。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中,“小小撒”首次亮相并与其原型主持人撒贝宁同台主持。一起亮相的还有基于朱迅、高博、龙洋的“朱小迅”、“高小博”和“龙小洋”等AI主持人。“小小撒”的出现是AI新闻主播在“现场感”方向上的一次进步,例如在“小小撒”探访北京互联网法院、与法院机器人“互宝”PK的节目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和机器人吉祥物“互宝”引导“小小撒”进入法院的体验区,为观众展示立案流程。“小小撒”走出演播室,走进新闻现场。同年4月底,央视还联合科大讯飞推出了AI记者“通通”,不过其唯一的节目是《AI记者“通通”游世界》系列视频。两周后,延续“小小撒”的思路,央视国际频道又推出纪萌的AI形象“纪小萌”,担纲《中国新闻》主持。

通讯社与报社也不乏视听类AI新闻主播的尝试。新华社早在2017年就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发了一款高仿真智能机器人“佳佳”,作为特约记者越洋线上采访了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人凯文·凯利。以新华社记者邱浩为原型的AI主播“新小浩”于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

传统纸媒的代表性AI新闻主播还有人民日报社的“果果”,原型主持人为果欣禹,于2019年5月25日贵阳市举办的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它能够用普通话、广东话、英语等多种语言向在场观众进行播报示范。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