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点中读懂中国...
2024年03月03日 星期日
往期回顾
中青报系
在热点中读懂中国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记者 许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3月03日 04 版)
日前,在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舆论学》课堂上,主讲教师刘必华和青年学生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进行了一场大讨论。
这场讨论的起因源于一个热点事件。
今年1月,视频博主“战马行动”指控,南京某商场的玻璃上贴有日本元素的图案,是“卖国行为”。该博主报警后,商家不得不整改。此事引发了强烈的舆论争议,“战马行动”因“蹭”爱国流量、扰乱市场秩序被封。
在课堂上,有的同学认为商场没有错,有人支持博主的做法,还有人持中立的态度。
“类似的事件有很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标签,就是打着爱国的名义去制造冲突。大家可以思考3个问题:博主选取的事件和对象是谁?他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对于这种行为,正确的态度是什么?”经过理智冷静的逻辑分析,刘必华告诉同学们,爱国主义的重点是“爱”,而不是“恨”,大家不要拿着放大镜到处“找茬”,给别人贴上“不爱国”的标签,这样会恶化网络生态甚至整个社会氛围。
《舆论学》的课堂上,从来不缺案例。在西南政法大学,这门课的slogan(标语)是:“在热点中读懂中国”。每次上课,刘必华都会在开头的时间段安排一个“品瓜”的环节,结合课程内容选取最近一周出现的舆情事件,由同学们进行自由讨论,再对事件抽丝剥茧,深入剖析。
“很多时候,讨论的案例不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学生作为观察者和分析者的同时,自身也是亲历者和参与者。”在刘必华看来,看到每一个热点事件时,大家都会面临选择,看待事件的不同角度和立场会形成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积累起来,最终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年轻一代既是互联网原住民,同时又对社会没有太深了解,因此在遇到热点事件时,就容易产生疑惑、迷茫的情绪或者幼稚、偏激的观点。这门课在分析舆论热点事件时,实际上就是引导青年学生如何去看待和理解世界,最终塑造“三观正”的年轻人。
比如,在舆论形成的讲解中,分析西方在“新疆棉花”事件中,是如何精心设计、层层配合来编造议题抹黑中国,以强化青年学生想要改变不合理国际传播格局的使命感;以甘肃地震救灾时,网民围绕红十字会的各类谣言传播为例,在还原真相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各类辟谣平台建设的价值。
这是一门塑造年轻人思想的课。在接触《舆论学》之前,该校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高琦发现很多年轻人容易在网络上“人云亦云”,甚至还会当起“网络判官”,“但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去站队,更深层次的是要去反思背后的社会发展逻辑,进而推动国家变得更好”。
很多时候,热点事件呈现给公众的只是碎片化的一个截面,当大家把事件的前因后果连接起来时,看到的则是不一样的景象。高琦觉得,这门课让自己拥有了“放大镜”和“望远镜”,能够用一种工具化的思维方式去透视自己生活的国家和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许这种改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但没准哪一天,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看问题的视角跟以前不一样了”。
讲授《舆论学》的十几年间,刘必华切身体会到,硬性灌输往往导致学生的“假性认同”,公开话语和内心实际态度相背离,而把那些活生生、热腾腾的案例摆在青年面前时,感染力完全不一样。
“引导青年学生从热点事件中正确看待社会问题,会增强他们对中国国情的理解,对主流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度也会更高。”刘必华希望,学生们不仅仅只了解事件本身,更要关注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脉络,让每个青年学生看到当前中国社会到底正在发生什么,怎么去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
在这门课上,学生们能够读懂热点事件背后的发酵过程、各种反转以及最终的尘埃落定。该校传播学专业本科生兰胤轩记得,某高校食堂的“指鼠为鸭”事件、“雪糕刺客”、畸形的“饭圈”追星文化等热点事件,大家都会进行讨论分析。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