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首页...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安琪
大江奔腾,一路向东,在行将入海之处,孕育出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
在这片平原上,有一座城市承东启西、联通南北,被赋予“重要的战略支点、创新引擎和门户枢纽”定位。
这片平原就是长江三角洲区域,这座城市就是南京。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五年来,南京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精准把握角色定位,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增强对全省协调发展带动力、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国际资源要素链接力,努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
“硬”联通,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形成
上月的一个周末,在南京读大学的许盼跟同学结伴去马鞍山吃了一顿早饭。他们先在南京南站搭乘9:07出发的G2785次高铁,20分钟便抵达马鞍山当涂东站,然后在车站转乘当涂游1路公交车,只需3站就到达目的地——胡氏面馆。“高铁转公交,前后也就花了半个多小时。”许盼说。
跨省市去吃个早餐、喝个下午茶,在南京都市圈正成为一道日常风景,“吃货”们的打卡范围随着轨道交通的开通不断外延。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南京都市圈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层面批复的跨省域都市圈。两年来,交通部门主动作为、统筹推进,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助推南京都市圈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目前,南京都市圈高快速铁路设区市节点通达率达100%。南京与都市圈其他城市(除淮安、扬州和宣城外)实现高快速铁路直连。除淮安外,南京与都市圈各市基本实现高快速铁路1小时直达,高峰期与镇江、滁州往返频率均小于10分钟/班,除宣城外,与都市圈各市往返频率均小于20分钟/班,基本形成公交化运行,“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正加速形成。
轨道交通“贴地飞翔”,重大枢纽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入境航班专用航站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续建T1航站楼南指廊工程,启动三期工程前期研究。加快推进宁镇扬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货源市场、生产能力、航线网络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公铁水联运,建成龙潭、西坝、新生圩三大公铁水联运枢纽,长三角首个铁水联运工程郑蒲港铁路建成运营。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立体网络,正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澎湃动力。
“硬”联通,带来过硬的成绩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京都市圈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39.93亿元,占全国比重为4.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
“软”联通,跨区域协作向深向广拓展
11月16日,以“数实融合赋能生态消费”为主题的2023中国(南京)电子商务大会在南京举行。会上,南京都市圈新电商产业创新合作联盟成立,并发布新电商产业创新合作十大行动。得知消息后,滁州企业云伙计电子商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忠晗表示非常兴奋,“这意味着都市圈城市间的合作交流将更加紧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好机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区域协同是关键。今年6月,南京都市圈经信专委会第六次联席会议在淮安召开,10家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南京和滁州、马鞍山分别签订《2023年度宁滁产业合作工作协议》《2023年度宁马产业合作工作协议》,共同推进产业深入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拓展南京都市圈城市间产业协作的深度和广度。
上月,第三届南京都市圈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现场发布《南京都市圈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南京都市圈二产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为4.7%,较2022年提升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为4.4%,提升0.2个百分点。另外,从生产端看,南京都市圈各地区新兴动能增势较好。
为推进长三角产业密切联动,实现区域发展合作共赢,近年来,各类共建园区正加速发展。15分钟直达南京北边界,35分钟直达南京江北新区,60分钟直达南京主城区……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促进淮安和南京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2022年共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家。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在江北新区研创园、雨花台区软件谷有“科创飞地”1.1万平方米,实现“企业在淮、研发在宁”,将两地优势资源无缝对接。近年来,类似的“科创飞地”不断涌现,淮安、镇江、马鞍山等城市在宁设立近40家。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