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到来,出游者众。citywalk在今年的走红,让越来越多人也意识到,漫步也是一种了解陌生城市甚至是重新...
中秋国庆双节到来,出游者众。citywalk在今年的走红,让越来越多人也意识到,漫步也是一种了解陌生城市甚至是重新认识附近的重要方式。不止是建筑街道,身边的动植物、耳中听到的声音,脚下踩过的路面和窨井盖,这些往往会被忽视的细部都可以引导我们深入街区,去发现历史和当下。近日,一档名为“日常散步学”的展览在上海市虹口区百空间永兴仓库1F电梯中举行,本期回顾我们邀请到展览策划团队的黄沛来聊聊散步的方法。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一场让大家“慢下来”的展览
很多人喜欢走路。这件事听起来很大题小做,谁不走路呢?
但速度,在影响我们看到什么。
对乘地铁的人,城市是时速80km。它构建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王国,帮助他们以最快速、最经济的方式抵达城市的另一端。
对开汽车的人,城市是时速40km。它由高架、马路、加油站、停车场组成,提醒他们要时刻关注路况堵不堵、燃油够不够、停车位满了吗这些问题。
对踩单车的人,城市是时速10km。它是一块需要时刻争夺地盘的战场,逼他们要跟汽车或行人争夺仅剩的一米宽度,要警惕突然间冲出来的小电车。
过快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麻痹了我们的知觉。为了唤醒大脑就需要更强烈的视听,如此循环不断提高了我们的知觉阈值,也带来了更多紧张和疲惫。
只有喜欢走路的人,才能看见那座“看不见的城市”。你才能遇到从花圃里探出头的野猫,才能看清楚老建筑石头上的花纹,才能知道离家最近的菜场在哪里,才能听清在水上飞过的阵阵鸟鸣。
上海愚园路的街景。本文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为作者图
散步,是练习慢下来。而只有慢下来,才能捕捉到具体的、细节的、日常的美。
领悟到这一点,我、曾韦豪和郑宝宝联合策划了日常建筑学·创新插件的第④期展览,联合城事进化,以“日常散步学”为主题,透过不同经历和职业的人,以“第一视角”,在上海百空间永兴仓库的“远东第一梯”里,带大家进行一场城市和人生漫游。
几年前,我开始散步,因为散步收获了新的本领和灵感,比如学会了怎么用手机来拍建筑,今年还做了一档播客栏目“城市可颂”,来分享我在大街小巷散步时的见闻和思考。曾韦豪,是一位建筑师,把城市漫游作为一种爱好——他认为关键在于“漫”,需要设计的不是路线,而是观察的方式,这样才能看到“看不见的风景”。郑宝宝是一位数字产业的从业者,在她看来,我们在物理空间的见闻,影响着我们在虚拟空间的创造力。
当然,互联网上关于citywalk(城市漫游)的讨论很多,我们并不是因为追热点去做展览,但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人们渴望跟城市和朋友有更多互动。如果观众因为展览而学习到新的散步玩法,展览就有价值。
这期展览从2023年9月16日到10月15日,在约30平米的电梯空间里,划分出散步练习、眼力练习和听力练习这三部分,来调动起观众的身体和大脑。对我来说,散步是一种本能,但只有不断练习,这种本能才会成为一种本领。
“日常散步学”展览位于上海百空间永兴仓库1F电梯
展览现场,位于百空间永兴仓库的“远东第一电梯”之内。电梯有百年历史,仍然可以运行
展览现场,布置出一块可停留、可阅读的区域,期待来的人可以慢下来,好好地了解何为散步
散步练习,作为第一部分,如同一趟“散步的热身运动”。利用好奇心俱乐部和卡片机杼联合出品的一套散步卡片,以游戏化的方式,来指引观众如何看见世界、看见他者、看见自己。卡片的前两块激发观众的观察,第三块激发讨论和思考。
好奇心俱乐部的发起人大憨曾在深圳华强北、梅林、华侨城、罗湖老街、蛇口、红树湾这些片区发起散步活动。她与大家以日常的生活半径为起点,重新去看深圳的街道、小巷、广场、菜场,重新去看街上的行人、骑自行车的人、等公交车的人,看身边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重新打开对真实世界的知觉。
散步练习的活动海报和卡片
展览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展陈模块,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出别致的空间体验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