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会被新中国、被中国人记住的!” 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今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是一部壮怀激烈的英雄赞歌。影片...


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再现了70年前抗美援朝的真实故事,是一部壮怀激烈的英雄赞歌。影片从领袖决策、将帅统兵、喋血鏖战三个维度演绎了这场向死而生的立国之战。

领袖决策:“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年轻的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次在中朝边境挑衅,并把矛头直指中国东北,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1950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毅然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影片再现了开国领袖毛主席一生中最难决策的历史空间——对美国的侵略行径和战争威胁,是忍让退缩、委曲求全,还是奋起抗争、出兵迎战。美帝国主义的矛头已经直指中国东北,假如把朝鲜搞垮了,纵使不过鸭绿江,东北也时常处在美帝国主义的威胁中,何况美国侵略者的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不过鸭绿江。如果中国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国主义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还要凶野。但如果出兵作战,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要和世界上头号强国对抗,谈何容易。1950年美国的钢产量为8772万吨,中国不足61万吨,美国是中国的144倍。战争的成败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在当时世界两大阵营冷战对峙格局下,参战风险极大,一发千钧。中国困难虽多,但也有有利条件,中国军队经受了20多年革命战争锻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向来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传统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这是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这是新中国的卫国之战、立国之战,用一场战争赢得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值。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将帅统兵:“这场仗,你不打就是儿子打,孙子打。我们一身血、两脚泥,还是让我们打吧!”

影片中,一生横刀立马的彭德怀,作为抗美援朝最高指挥官,一出场就让人肃然起敬。在大部队跨过鸭绿江之前,他就自带一部通信车孤身入朝。兵贵神速,他跟随朝鲜外相率先去见躲在山沟里的金日成。一股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气度与胆识扑面而来。他怀揣几十万志愿军将士的身家性命,完全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在和金日成首相沟通之后,彭德怀火速敲定作战方案,指挥部队悄无声息地插入敌后方,拦头、截尾、斩腰,关门打狗,两水洞之战随之打响。敌军团毫不知情地陷入我军包围圈,正面战场摧枯拉朽,敌人转瞬间乱作一团,志愿军首战大捷。我志愿军面对的是160多年从无败绩的美骑一师,他们全副武装,不仅有空中支援,而且有数不清的钢铁巨兽,而志愿军大部分是轻武器,连一架飞机也没有。在这种装备悬殊的对峙中,没出3天,美军王牌美骑一师就被打得七零八落,丢下1800多具尸体仓皇逃窜。彭德怀指挥的首战告捷,给了不可一世的麦克阿瑟一记响亮的耳光。直到垂暮之年,麦克阿瑟还在他的回忆录里说,“谁和中国人打仗谁就是有病”。

喋血鏖战:“松骨峰上的三连,一定会被新中国、被中国人记住的!”

著名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曾经教育激励了几代人。作者写到松骨峰战斗时,有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描写: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也分不开,以致把有些手指都掰断了......电影几乎完全还原了那场战争的惨烈。松骨峰只是一个三百米大小的山包,没有掩体,也来不及修筑工事,山包距离公路很近,敌人瞬息之间就能冲上来。连长戴如义率领的三连接到任务,必须在松骨峰堵住敌人,让后续部队跟上来围歼敌人。敌人调动30多架飞机、18辆坦克、数十门重型榴弹炮,对着近在咫尺的三连阵地狂轰滥炸,整个松骨峰几乎被炮火翻了个个儿。但只有150多人的三连,像钉子一样钉在这个小山包上。战斗到最后,漫山遍野都是战友们带血的尸体,但活下来的战士们仍然一步不让、一步不退。整个5个小时的战斗,150多人的三连,面对数千之众的敌人和钢铁巨兽,没有后退半步。穷凶极恶的美军从来没有见过炮火都打不散的部队,战士被敌人扔下的燃烧弹烧成火人,但却一个个拼命抱住敌人,和敌人在烈火中同归于尽。连长戴如义脚被炸断,他挣扎着打开机枪,顽强守护着神圣的阵地,直到被烧成一座雕塑,依然保持着开枪的姿势。这样的阵仗,这样的中国军人,这样的钢铁战士,敌人从来没见过,他们一个个鬼哭狼嚎地尖叫着抱头鼠窜......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