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的“振兴戏”

,五大振兴描绘乡村“新画卷”系列报道③市中区:文化搭台 唱响乡村“振兴戏”...


  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伴随着乡村振兴不断由外延式推动向内生性发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济南市市中区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两节四集四赛系列活动为切入点,以文化人、融文兴业,从传统文化里探索新业态,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文化为谱,奏响乡村的“振兴戏”。

  非遗赋能,解锁振兴密码

  用非遗舞蹈讲述村庄600年发展史,这样的传统文化“两创”,您见过吗?

  在市中区兴隆街道小岭村,面对传统文化与时代新潮的相互碰撞,“七巧灯”第四代传人苏纯诚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非遗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七巧灯”是一项传统舞蹈。舞蹈所用灯具依照七巧图的原理制作而成,演出时,演员在“领灯人”的引导下,通过跑队形将灯板拼成不同的图形,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前,由于种种原因,“七巧灯”演出活动中断了16年。

  近年来,市中区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支撑,以传统“文化”两创为契机,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工作。“在各方的支持下,苏纯诚重新组建队伍,加强传承人的培养,让“七巧灯”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同时,苏纯诚编写了《小岭村七巧灯谱》以及实物资料,并深入挖掘小岭村建村600余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编制成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乡村故事,再由“七巧灯”演绎出来。这种新颖有趣的讲故事方式收获了一众游客前来“打卡”。

奏响乡村的“振兴戏”

小岭村“七巧灯”

  由此,小岭村为“七巧灯”的重生提供了沃土,而“七巧灯”则成为小岭村节气旅游的重要项目,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的新征途。

  无独有偶,距离小岭村不到20公里的石崮沟村,也探索出了一条“非遗活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子。

  近日,石崮沟村“非遗手造大课堂”正式开课。手造学堂集结了数位非遗传承人,将柳编、扎染等手造产品制作技艺传授给村民,“让老百姓人人都能当上非遗手艺人”;后期再通过开展集中培训、实操实训、订单式培训,进一步提升村民的技艺水平,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石崮沟村还制定了“党支部+传承人+基地”的企业管理模式、“直播平台+乡品市集+景区”的产品销售模式,“通过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让手造真正为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赋能,实现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农村产业兴旺。”石崮沟村第一书记邓延明说道。

  村晚搭台,奏响振兴乐章

  这厢“非遗课堂”带着乡亲们迈向共同富裕的大道,那边“四季村晚”搭台亮相,奏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新乐章。

  今年以来,市中区南山水乡乡村振兴联合体以“春满园、夏知声、秋丰忆、冬暖阳”为主题,结合传统节庆假日,推出了“四季村晚”文艺展演。小调、相声、杂耍、诗歌、戏曲、武术等五花八门的艺术“你方唱罢我登场”,唱响了新时代新农人的新生活。

奏响乡村的“振兴戏”

“唱响玉符河”活动现场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村民驻足观看,还在直播平台上收获了不少“粉丝”。网友们在“四季村晚”的直播间留言道:“从看春晚到看村晚,我们看到了乡亲们在吹拉弹唱中歌唱生活。”

  村晚唱响了幸福生活,也带来了“文旅融合促振兴”的红利。9月23日,“乡村好时节·LET'S购”秋果飘香正当时暨市中区“山水阳台促振兴·四季村晚庆丰收”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开幕。开幕式后,全区农民趣味运动会“村BA”决赛、拔河、推小车、挑担子等七项赛事火热比拼,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一睹风采。

  与此同时,活动现场“玉水原乡”品牌打造的“乡品市集”也为南山水乡乡村振兴联合体的“近邻”党家街道“一线五村”博来不少青睐。

奏响乡村的“振兴戏”

拾·享市中 花·漾生活 2023年度市中区主题文化活动发布暨第四届济南玉符河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

  近年来,市中区充分挖掘、激活玉符河的自然生态、山水景观、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出山东省首个乡村振兴区域共享品牌——“玉水原乡”,并开发“乡游”“乡品”“乡宴”“乡宿”“乡创”“乡乐”六大产品体系。借品牌之力,市中区连续举办四届“玉符河文化旅游节”,目前,该节庆已列为济南市“十四五”文旅规划重点县(区)域文旅节庆品牌。

奏响乡村的“振兴戏”

玉符河

  以“文”定方向,以“农”兴乡村,以“旅”促发展。这是市中区以文化促振兴,以文化谋富裕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讯员 孔雪)

奏响乡村的“振兴戏”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