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5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奖名单揭晓。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
演出剧照
□ 徐洪 王锋 罗纯超 陈大伟
今年8月5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获奖名单揭晓。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凭借深厚的文化内涵、精致的审美表达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从众多“顶尖高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荷花大奖。
自2021年9月首演以来,该剧已在全国巡演超过130场,走过了20多座城市,与20多万观众相遇,搅动了中国演艺市场的“一池春水”,成为一部“现象级”舞剧作品。
舞剧《红楼梦》引发哪些文化现象?
舞剧《红楼梦》用现代舞蹈语汇把传统经典名著“舞”出了新魅力,引爆了一系列文化现象:
——创出“一票难求、场场爆满”的观剧热度。眼含热泪,掌声雷动,演员多次返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去……这是舞剧《红楼梦》演出结束后经常见到的场景。两年来,该剧场场爆满、地地加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开票即售罄”成了常态,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真爱粉”,实现了口碑与票房双赢,出品人廖屹对此直呼“没想到”。
——带火“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的文旅热潮。翻看社交媒体,跨城追看舞剧《红楼梦》已成了很多人开启一段“说走就走旅程”的极大动因,很多巡演地都迎来了专程“看戏”、顺带旅游的庞大跨城观演“大军”。以南京为例,今年8月舞剧《红楼梦》回归江苏大剧院演出期间,80%的观众来自外地,全国各地数万粉丝纷纷奔赴南京,给城市带来了流量,带火了“特种兵”式一日游、二日游,推动演艺成为文旅融合发展中一个新的增长点。
——激发“梦回红楼、对话古今”的青春热力。据统计,舞剧《红楼梦》观众平均年龄在27岁左右,两年巡演,许多年轻观众与舞剧《红楼梦》产生了别样的感情和连接。舞剧《红楼梦》用年轻且富有想象力的创新编排带领观众“入梦”“游园”,带来的不仅仅是视听上的冲击,更有与年轻人心灵、思想上的碰撞和交融,成为以青春视角演绎和致敬经典的力作。
——兴起“崇尚传统、重读经典”的国潮风。舞剧《红楼梦》带动了重读原著热,不少90后、00后观众观剧后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原著中的故事以及背后的历史,探究舞剧涵盖的更多细节。这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穷的生命力和独属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文化魅力与自信。
——点燃“观演互动、双向奔赴”的粉丝热情。舞剧《红楼梦》的爆火,无数网友、观众在其中做了最佳推手,正是他们借助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的二次创作、动情“打call”、大力点赞,令舞台艺术魅力更加放大、快速传播,让绝好的口碑形成了巨大声势,激起了更广泛的观剧欲望。从这个意义上讲,舞剧《红楼梦》,已经是主创团队与众多粉丝联合创作的舞剧作品,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观演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粉丝文化。
舞剧《红楼梦》缘何成为艺术“爆款”?
舞剧《红楼梦》之所以脱颖而出,成为顶流“爆款”,魅力就在于其高质量的艺术诠释,激发了观众的红楼记忆、民族记忆和生命感触,散发出通古贯今、内外兼修的“美”,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方古典美学的时代张力,让此舞、此景、此人、此梦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共鸣。
第一重美:青春视角新说红楼。黎星、李超两位90后导演没有拘泥于常规路数,而是以现代审美和格调演绎年轻人心中的“红楼”。他们从年轻人最喜欢的“十二金钗”视角重构剧情,将年轻人对经典名著的解读融入其中,创造性设计了《团圆》《花葬》等新场面,以舞动“十二个姑娘”的盛开和凋零,以喜与悲、盛与衰、生与死的互文叙事,表达对时代变迁的体悟和生命本真的哲思,让“十二金钗”与现代女性的所思所想产生超越时空的关联。
第二重美:翩鸿一舞引人入梦。舞剧《红楼梦》铺延“十二金钗”情缘聚散、悲欢离合的构思大胆又细腻,15个主角个个富含个性化的舞蹈语汇,不仅考验导演编剧对人物的塑造力,更是考验一众舞者对人物的把握力和表现力。15个角色、15种性格、15种命运,在舞者的一袖一舞、一颦一动中变得更加立体鲜活,把大批年轻人从“槛外人”引向“梦中人”。
第三重美:意象舞美还原盛景。舞台布景的虚实相生和色彩美学的正反互动,是舞剧《红楼梦》艺术创作的一大特色。纵观整部舞剧,没有繁杂豪华的造景,而是巧用中国水墨画创作理念,将帷幕、屏风、桌椅和灯光巧妙搭配,大写意勾勒每一章回的情境,既造就了视觉惊奇之效,也营造了留白想象空间。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