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生活美学是具象的、可触碰的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13期 编者按: 中华文明源远焕新。俯仰间,古...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13期

编者按:

中华文明源远焕新。俯仰间,古蕴珠玉,今人焕然乃珍。既文思神远,便有长风、便见鲸鲵。日新其采,是谓澡雪精神。

人类学家说,人是唯一以文化的方式而存在的动物。文化积涌,成为一种存在状态,是为文明。文明承远烁今,在创意与再创意中,成为当下生活、当代场域及文化共识的“前见”与“远瞻”。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本期专题,我们讲述青年与文化的故事。细述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年轻人如何认知、表达、再创意。

这里有铄往切今的故事。“如何让‘古时的月光’照到今天年轻观众的心房?”这是《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的心事,“此轮月照古今同”。

也有人谈流水岁新,朝花夕拾。“吴方言与吴文化构织的文明图景予我知识……语言文字与中华文化的血脉关系又赠我力量。”吴方言传承者、“苏白学堂”创始人胡舒宁这样说。

这是一份年轻人的古今创意提案,他们书写、记忆、创造,辉光日新。

(文-本刊记者 韩冬伊)

策划-蔺玉红

统筹-本刊记者 张斯絮 韩冬伊

执行-本刊编辑部 网络编辑部

“青年文化:与古为今”系列报道①

青年的奇思妙想:给传统文化一道别样的光芒

讲述人-《端午奇妙游》总导演 陈佳

整理-本刊记者 刘博文

众所周知,文化的“文”,最初与花纹、纹路的“纹”相关:陶罐上的波浪纹、青铜上的饕餮纹、玉佩上的龙凤纹……凡此种种,都是先人审美意识觉醒的标识,是传统文化的起源。一如鲁迅所说:“人类最早的歌声就是扛起木头时的哎哟哎哟。”文化从根源上并不是一种玄乎其玄的东西,在这一层面上,如今的青年人应当秉持一种轻松的心态,对文化减一分敬畏,添几分亲切。

生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化深深地烙印在当代青年的基因中,互联网激发了青年的奇思妙想,赋予青年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因而,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成为当代青年的一项时代任务。

《端午奇妙游》

《端午奇妙游》的创作,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是紧迫的制作时间。创作任务正式下达与节目播出之间仅相隔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二是观众较高的期望值。此前《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的“芙蓉池”、《清明奇妙游》的“纸扇书生”等节目频频出圈,大大拔高了观众对于“河南出品”节日晚会的期望值,节目创作需要突破瓶颈。

在双重压力下,创作团队开始了节目的筹备工作。工作室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涵盖了从“70后”到“90后”的年龄跨度,令每次头脑风暴都能产生各种火花,《端午奇妙游》的创意过程更是如此。

秉持“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的创作原则,初步的想法得以形成,即把《端午奇妙游》做成“唐宫夜宴”的前传——把“唐小妹”延伸成IP,用人物作为串联,带领观众领略恢宏大气、热闹喧嚣的大唐端午盛景,也带领大家一起体味根植于华夏五千年的端午文化传统。

短短一周的策划时间内,执行导演笔记本中的节目计划案已多达二十几版。如何能让端午的传统气息融进时代的呼吸?如何找到年轻观众审美需求的共振?今天的视听表达手段怎么唤醒传统文化的心跳?在快节奏碎片化的传播中是否可以加强作品记忆点的持久力?一系列问题被抛出,等待解决。而当时我们更多关注到的问题是:如何让“古时的月光”照到今天年轻观众的心房?

多轮头脑风暴后,一种特别的节目串联形态随之诞生——“网剧+网综”,即一个剧情连贯的综艺节目,在剧情之中把节目延伸出来。这种前无古人的节目呈现形式,意味着未知的挑战:观众能否接受这种类型的电视综艺?剧情串联加节目表演是否会存在违和感?

这些挑战的存在,令节目创意制作的过程充满了创造新事物的喜悦,也促使节目组的创意设计愈加细致。

最终,我们确定用四位“唐小妹”的人生故事线来串联整场节目,将唐代文化浓缩到她们的成长经历中,由此在时长45分钟的晚会里串起了7个节目:盛唐风采的《丽人行》,将祭祀舞蹈与杂技融合的《龙舟祭》,一曲琵琶诉思念的《兰陵王入阵曲》,将中医药知识演绎成说唱的《医圣传人》,将傀儡戏与舞蹈融合在一起的《唐印》等等。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