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精深的科学知识进行大众化传播

3月1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圆满举办节目十周年庆典。...


  3月1日,江苏卫视《最强大脑》圆满举办节目十周年庆典。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戴西蒙,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领导葛莱、任桐和伊利客户代表、节目主创嘉宾共同开启《最强大脑》十周年庆典荣耀时刻。

  在过去十年里,众多脑力选手们的青春风暴和热血成长被镜头所记录。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庆典上所说的那样:“《最强大脑》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这个舞台,把每一位选手的想象力、空间力、记忆力、计算力全部发挥了出来,舞台上的他们比拼脑力,在生活中也把最强大脑的文化和精神演绎出去,延展开来。”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所长罗伯特·戴西蒙表示:“我相信,整个世界都需要《最强大脑》这档节目。希望这档节目在庆祝二十周年盛典的时候,还能再次来到这里。”

  诚然,“让科学流行起来”的节目口号让《最强大脑》有着不同于大多数综艺节目那般的面貌。在这里,主持人、嘉宾团、创作团队等都有全新的状态,通过集结全国顶尖的脑力团队,将精深的科学知识进行大众化传播,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有效融合。不断地求变,正是《最强大脑》坚守十年的秘诀。

  《最强大脑》的这十年,铸就经典,保持初心

  将时间拨回到2014年1月,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诞生。一句“让科学流行起来”成为风靡荧屏的口号。这十年的十季节目,372个挑战项目,近600位中外选手在此留下了精彩的比拼,他们惊人的表现鼓励了很多人尝试开拓大脑潜能,例如娄云皓——从看节目的小孩,到成为登上舞台的优秀选手,《最强大脑》为他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江苏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王希坦言:“这个舞台上经历过无数热血沸腾的瞬间,有欢笑,有热泪,有坚持的倔强,也有登顶的荣耀。坚持做十年的核心动力,来自平台的使命感和节目坚持不变的初衷。平台的责任和定位,团队的热爱和创新,以及青年一代对科学的持续探索,是节目长青的重要原因。”

  十周年盛典现场,蒋昌建动情感慨:“今天,作为主持人,我感慨万千。有多少节目能做十季,《最强大脑》收获掌声与荣誉的同时,特别离不开观众们的支持,十年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

  在第十季的节目中,对往昔的回顾和对经典的致敬,则成为激活观众集体记忆的重要符码,例如前面数季节目脑王的出现,“水哥”王昱珩以脑力见证官的身份回归舞台,都是《最强大脑》“齐心聚力”的结果。

  《最强大脑》的这十年,是他们的青春相册

  自古英雄出少年,敢于拼搏,敢于冒险,是青少年与生俱来的桀骜。《最强大脑》走过的十年,正是那些最具活力的选手们勇攀高峰的十年,他们是初升的太阳,而这个舞台留给他们的,则是一本充满了炙热理想和拼搏精神的青春相册。

  十年,从台上到台下,很多选手在小时候看着节目长大,心中埋藏着参加节目的种子,在节目的经历与收获更促使他们拼搏向上、热爱智慧、崇尚科学。比如,本季选手杨英豪初次登台还是中学生,现在已是就读于西湖大学的一名大学生;第七季选手娄云皓步入了牛津;第五季选手孙勇成为了东京大学博士一年级的学生......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之外,少年们热血追梦的故事仍然在继续书写。在变化与成长中,他们拼搏的身影,温暖的情谊,一直以向上的能量,引领并鼓舞着电视机前的观众们。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