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进行食养能够起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获得感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食...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11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获得感有关情况。

  从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至今,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逐步完善,评估能力有很大提升,为食品中污染物等限量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共制定发布156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各类污染物、致病菌、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限量指标2.3万多项,涵盖了我国居民消费的所有30大类340个小类食品,覆盖了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 田建新:以我们今年新发布的85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例,第一,体现了更有效的防控风险,保护消费者健康。比如我们新修订的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标准,像日常使用的炒锅、铁铲等金属制品,为了防止长时间接触,可能会有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我们新的食品标准将原标准管控的杂质和合金元素,由原来的5种增加到现在的13种。第二,标准的覆盖面扩大,填补了有关空白。比如我们今年新发布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标准,比如我们见到的一次性纸杯或者食品包装袋,上面可能有一些印刷的字体、印刷用的油墨,我们国家用标准来管控里面的重金属的限量。应该说,也使我国成为继瑞士和德国之后,国际上第三个用标准来管控食品接触用油墨的国家。

  我国居民总体膳食结构仍不合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基本能够达到膳食推荐量需求,但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 田建新:一方面,我们国家人均的烹调用油,还有像猪肉、粮谷类食物的实际摄入量是偏多的,已经超出了膳食的科学推荐量,尤其是烹调用油超出了推荐量的40%多,猪肉超出了30%多。另一方面,像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还有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这些都摄入明显不足。跟推荐膳食量相比,大豆及其制品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的59%,新鲜蔬菜低于推荐量的47%,奶类及其制品,还有新鲜水果与推荐量的差距就更大了,达到90%左右。

  针对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因素,国家有关部门将遵循“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原则,推动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和供应保障在更高的健康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从消费端加强针对性的营养健康科普宣传,鼓励引导公众主动调整饮食习惯,从供给端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和我国的饮食文化,研发生产更多适合我国不同人群、满足不同区域口味特色的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规范营养强化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应用,促进食品营养化转型,提升食品营养和品质。

  呼吸道疾病高发季 重点人群要更注重营养

  受气温低、人群室内活动多等因素的影响,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流感、细菌感染等多种类型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比较多,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的人群明显增加。合理营养和均衡膳食是提升免疫力、预防和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对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如此。提醒公众,特别是孩子、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营养。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我们补充一些蛋白质,生病期间有很多人可能因为胃口差,蛋白质摄入量反而低了,而不利于免疫力恢复。同时,也注意适量摄入全谷物、豆制品,每天保证足量的饮水,烹饪可以清淡一点。第二,加强生病期间的食养调理。根据食物属性以及患者的相关症状,对症进行食养能够起到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的作用。当然必要时要去医院及时就诊,千万不可以盲目相信一些没有经过验证的所谓偏方、经验方等等。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