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類護膚品、美妝產品、美容儀等也逐漸成為熱銷商品。不過,美容消費在滿足人們追...
原標題:加強對美容機構監管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百姓關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類護膚品、美妝產品、美容儀等也逐漸成為熱銷商品。不過,美容消費在滿足人們追求美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質量問題。
有網友在人民網“人民投訴”平台上反映,自己在線下專櫃購買了某品牌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使用兩天后,面部出現大面積發炎,但商家拒絕退貨退款,更拒絕賠償,“商家認為是我皮膚過敏的問題,不承認是產品質量問題。”
這名網友的遭遇並非個例。每個人的皮膚特性不同,護膚品使用效果也不一樣。有的消費者購買護膚美妝等產品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問題,但如果想要退貨或者賠償,消費者又很難証明皮膚問題與護膚品質量問題直接相關,因此常常陷入維權難的境地。
美容儀也是近年來消費排行榜上的“常客”。但有消費者反映,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了儀器質量不過關、使用效果不顯著、加價換代等問題。遼寧遼陽市的王女士在網絡平台購買了某款熱銷美容儀,結果,產品很快出現無法充電的情況,在換貨后仍然無法正常使用。
還有消費者遭遇了加價換代的“陷阱”。據安徽合肥市的趙女士反映,她去年在某品牌自營店購買了一款美容儀,使用后面部出現不適。商家告知可以退回原機器,加價換最新的“大師版”。但趙女士發現,“大師版”在其他網絡平台的價格遠低於自己購買的價格。“我與商家多次溝通,對方始終不肯退貨,直到最后,商家說已經過了退貨時間,也不再提供售后服務。”趙女士說。
一些美容機構的預付式消費則充滿誘導性,產品標價不透明、先付款再體驗等規則讓消費者防不勝防。劉美(化名)曾在一家美容院購買了近6萬元的祛痘服務。“店員最開始跟我說長期使用肯定能治好痘痘。但我做了近3年,發現祛痘效果並不顯著。沒想到,店員又說,可以補償我代金券,還讓我繼續充值消費。”劉美說。
還有的商家使用多種銷售話術,誘導顧客消費。四川成都市的胡女士在美容院工作人員的誘導下,購買了約4萬元的美容服務,由於金額較高,胡女士以貸款形式簽下合同。沒過多久,胡女士覺得價格難以承受,想要退款,雖然還沒有使用任何美容產品,商家卻要求她支付大額違約金。
中日友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成元提示:消費者要選擇正規、口碑好的美容機構,不要輕信一些美容機構的宣傳廣告﹔消費前要查驗確認機構的營業執照以及相關資質証明等﹔對美容機構提供的服務項目,應進行認真評估。“消費者還可以通過藥監部門的官方網站,判斷藥物、器械等產品生產渠道是否正規,是否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查認証等。”王成元說。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麗華表示,消費者在消費前應明確自己所做項目、如何收費、繳費方式等,約定好要做的項目內容、收費價格、預期達成的效果、違約責任等。同時,在購買護膚產品、辦理美容卡、接受美容服務時,應向商家索要購物憑証或者消費憑証,避免發生糾紛時,無法提供相關証據,不利於后期維權。“如果遇到權益受損的情況,消費者可以拿著相關証據,向消費者協會反映,或者向有關部門投訴。”朱麗華說。
廣東深圳市讀者袁文良建議,應出台詳細具體的行業規范,嚴格美容機構准入條件,明確從業人員職業資質,劃出美容行業的經營紅線,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美容服務,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建議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日常監管機制,完善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協調機制和重大案件會商機制,進一步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相關網絡平台也應當承擔起責任,明示商品、服務質量擔保政策,暢通投訴、舉報維權渠道,督促相關經營者承擔法定義務和責任,積極協助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
專家提醒廣大消費者:當前美容市場的消費陷阱形式越來越多樣,內容也更具迷惑性和欺騙性,消費者要特別警惕拉客宰客、“三無”產品、不明碼標價、無資質經營、會員卡欺詐等消費陷阱。美容消費要充分考慮個人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謹慎對待“美容貸”,不要選擇超過自己還款能力的貸款產品。
(責編:焦隆、王彤)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