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

中国社会报记者 翟 倩 阳春时节,江城水暖、落英缤纷。第42届中国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暨国际福祉机器博览会(以下简称康博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启幕。 本届康博会以“康复辅助...


中国社会报记者   翟   倩

  阳春时节,江城水暖、落英缤纷。第42届中国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暨国际福祉机器博览会(以下简称康博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启幕。

  本届康博会以“康复辅助器具,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自4月7日起,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冰岛、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行业领军企业和新锐品牌参展亮相,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医工深度融合、探索智慧康养路径等话题展开讨论。

  记者探访康博会,不但看到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科技创新,还发现康复辅助器具已从残疾人、老年人应用圈扩展到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健康中国”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抢抓新机遇 积蓄新动能

  本次康博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

  “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正迎来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康博会开幕致辞中,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表示。

  展商中,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脑科技)带来的智能仿生手、仿生腿就是康复辅助器具求新求变的成果。

  强脑科技工作人员古月,既是智能仿生手的研发者,也是使用者。在他的演示操作下,记者看到了智能仿生手的与众不同。

  每个手指可以单独弯曲伸直、拇指和食指可以捏起细细的铁丝、握笔练书法、双手配合弹钢琴……在古月身上,智能仿生手就像他身体的一部分,真正做到了“手随心动”。“刚才还有人问我,你把自己的真手藏哪里了?要不怎么能这么灵活?”古月笑着说。

  智能仿生手是如何做到与佩戴者“形神合一”的?古月告诉记者一个名词——脑机接口。

  强脑科技早在2015年就开始研究脑机接口。这一技术在人的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连接,通过佩戴者的神经电和肌肉电信号,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识别佩戴者的运动意图,将其转化为准确动作。目前,该技术处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

  古月介绍:“智能仿生手主要做采集和传导两件事。当大脑发出需要动手指的指令后,接受腔内的采集器会捕捉神经电和肌肉电信息,并将指令传达到智能仿生手末端,最终呈现的就是手指按照人的想法做动作。”

  智能仿生腿也是同样原理,但比智能仿生手多了一道流程,需要佩戴者与智能仿生腿磨合,最终呈现出多场景行动模式。在现场,一名智能仿生腿的使用者向记者演示了攀岩、骑自行车等运动。智能仿生腿让他不仅感受到了运动的乐趣,也体验到了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创新。康博会上,不少“黑科技”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询问体验: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的AI康复机器人,可以为残疾人做腿部、手部、运动、神经康复;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垂直振动医用康复训练仪、压电式聚焦冲击波治疗仪等产品,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辅助器具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新机遇,前景巨大。”在陕西西安好思达康复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假肢博物馆馆长唐革辉眼中,康复辅助器具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覆盖人群越来越广、材质越来越轻盈、舒适度越来越高,“可以说,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都催生着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发展变革。”

新产品新技术改变生活

  你能想象一台轮椅的科技含量吗?在瑞森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森医疗)展台,一款“轮椅头控”设备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从外观上看,这台轮椅与普通轮椅区别不大,但使用者只需动动头就能控制轮椅的行进。

  好奇心驱使下,记者也体验了一回。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记者佩戴了一个类似耳麦的头控设备。头轻轻向后一靠,轮椅启动;轻点一下头,轮椅前进;稍微向左偏头,轮椅向左转;稍微向右偏头,轮椅向右转;再仰头,轮椅则根据仰头幅度停止或倒退。轮椅所有的运动轨迹全部由头部动作控制。“这款产品主要适用于手部功能受限或丧失的人,如四肢瘫痪、脊柱损伤、肌肉萎缩症患者等。”工作人员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瑞森医疗是一家来自法国的老牌移动辅具厂商,其个性化量身定制服务深受轮椅使用者欢迎。

  “这款定制轮椅等了半年多才拿到,非常适合我。”轮椅使用者高炜告诉记者,他因一次意外导致截瘫,需要长期坐轮椅。“想要一台适合的轮椅并不容易,我先后换过两台,都坐着不舒服,一直想找一台轻便好搬运的。”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