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是牺牲品之一

“由极少数人代表的女大学生的形象已被固化了。对于这个‘被妖魔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一种猎奇的心态,这种心态,带领他们去探索、去夸张、去误解、去责怪。” 乙方 “如果...


  “由极少数人代表的女大学生的形象已被固化了。对于这个‘被妖魔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一种猎奇的心态,这种心态,带领他们去探索、去夸张、去误解、去责怪。”

  乙方

  “如果一个女生都豁出去做二奶了,她就已不在意世俗的谴责和条例的约束了;学校说要开除,最多只会让她在行事时更加隐秘小心,让人抓不住把柄,结果是根本没任何杜绝的作用。”

  事件回放

  7月21日,网上传出一份“上海女大学生包养价格表”,上海高校女生的包养年生活费价格从2万元到50万元不等。

  日前,张艺谋宣传新片《山楂树之恋》时,也感叹清纯女孩太难找。

  8月16日,中国新闻网爆《华南师大规定学生当二奶搞一夜情将开除学籍》,招来一片质疑。

  8月17日,某媒体报道,暑期前往医院做人流手术的女大学生和女中学生的数量明显上升,8月也被很多医院业内人士称为“学生人流月”。

  8月18日,媒体报道国内某知名大学生论坛上,一则题为“如果有个富翁或富婆养你,你会跟他们吗?”的帖子备受关注。

而且还是牺牲品之一

  核心提示

  “女大学生”究竟惹了谁?

  近年来,但凡跟“女大学生”沾上边的,都是“负面消息”,且层出不穷。近期表现得尤其突出———一则5年前的旧闻,突然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被疯狂转载,引来评者无数。

  如果你稍加注意,一定留意之前那则流传更广、争议更大的张艺谋关于90后女生的“清纯说”。之后,各大网站的头条均与之有所关联,不是“学生人流月”,就是“包养帖”。更早前是7月底网上流传的“上海女大学生包养价格表”。

  或许,这才是“学生当二奶搞一夜情将开除学籍”悄然“复出”的源头。那么,高校出台系列规则制度,能否真正钳制女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女大学生的道德失范,其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危机和现实背景?

  相比而言,这个现象更值得警惕———女大学生为什么总和密集的负面新闻捆绑在一起,跟二奶、小三,情人等不道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除了反映出世风的焦虑;同时也给人错觉,似乎中国女大学生已经全面进入道德沦丧的时代。那么,这是不是一种妖魔化呢?

  学校禁令

  都是治标不治本

  李婉娇 西南大学学生

  早些年曾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如果你想让一件事情风靡满堂,那就做一件事,禁止它。所以禁书得以流传,禁片得以驰骋网络,禁止的外网吸引数以万计的群众翻墙而入。这和学校颁布禁令是一个道理。

  同时,我也很疑惑,这样的规定可行性到底有多强?

  法律常说杀人偿命,可年年依旧有人飞蛾扑火,可以见很多规定条例最终的结局都是道德品行良好的人在执行。

  这个道理放到大学生品行问题上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女同学放浪形骸,到最后都豁出去愿意做二奶破坏他人家庭了,她就已经不在意世俗的谴责,条例的约束;你学校说要把她开除,最多只会让她在行事时更加隐秘小心,让人抓不住把柄,结果是规定根本没任何杜绝的作用。这样的行为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纵然这个社会世风日下,年轻人观念出位,老一辈痛心疾首的同时为什么不进行个人反思?社会在进行价值观传播的时候有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成年人有没有以身作则?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们在指控一个女学生的同时,难道就没有丝毫的责任?

  对女大学生,

  每个人都有猎奇心态

  姜舒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生

  在我的印象中,新闻一旦与女大学生沾边就相当抓人眼球。比如,某些女大学生被包养的问题,坊间对此的传闻似乎一直没停止过。但稍稍静下心想想,所有的传言都是真的吗?难道没有夸张的程度?比如,网上流传出的那份“上海女大学生包养价格表”显示,上海高校女生的包养年生活费价格从2万元到50万元不等。这个数据谁来统计?谁来核实?谁保证,这不是一个人心怀鬼胎的人,坐在电脑面前,用仅仅半个小时,敲出的一张臆造的价格表?

  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两件了,长此以往,由极少数人代表的女大学生的形象就被固化了。对于这个“被妖魔化”的群体,每个人都有一种猎奇的心态,这种心态,带领他们去探索、去夸张、去误解、去责怪。

发表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