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集美幼儿园何以永葆童心? 听它们“说” 园内的葆真堂、养正楼、熙春室、群乐室由陈嘉庚建造命名,是一代代集美学子的成长乐园 集美幼儿园是由中国人创办的较早的一所民...
百岁集美幼儿园何以永葆童心? 听它们“说”
园内的葆真堂、养正楼、熙春室、群乐室由陈嘉庚建造命名,是一代代集美学子的成长乐园
集美幼儿园是由中国人创办的较早的一所民办幼稚园之一。图为葆真堂。
园长陈卫红(右)为记者讲述幼儿园的建筑历史。
经多次修缮,集美幼儿园内的几栋建筑基本上都保持最初的容颜。图为养正楼。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林桂桢 图/记者 林铭鸿)漫步在集美学村,走进集美幼儿园,一排醒目的哥特式建筑映入眼帘——葆真堂、养正楼、熙春室、群乐室。它们最早建成于1926年,由陈嘉庚斥资建造并亲自命名。
有别于常见的坡屋顶、燕尾脊、红砖墙构成的嘉庚建筑,它们是嘉庚建筑大家庭里少有的哥特式风格,也因其蕴含的嘉庚先生幼教理念,成为集美幼儿园的标志性建筑。
今天,我们带您走近它们,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历史钩沉】
陈嘉庚斥资建造 初衷为“葆真”“养正”
1919年,陈嘉庚先生在家乡集美大社,借用一个祠堂创办了一所独立的幼稚园,这就是集美幼儿园的前身。
在中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幼儿园并不多见,集美幼儿园就是其中一所。20世纪初,幼儿园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物,且多由教会设立,而集美幼儿园是由中国人创办的较早的一所民办幼稚园之一。
为改善办园条件,陈嘉庚斥资建幼儿园校舍。1926年8月,一排圆拱顶、细长柱的哥特式新校舍落成了,定名为“葆真楼”。葆真楼,为全园舍的统称,共计34间,配有园艺室、活动室、喷水池等,在当时被称为“全国的第一幼稚教育建筑物”。战后集美幼儿园重新修葺,为楼房进行了更名:前排主楼为养正楼,中排两栋分别为熙春室、群乐室,后排一栋为葆真堂。
这些楼为何以“葆真”“养正”等命名?“葆真”意为保护孩子的天性,“养正”寓意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好习惯,“熙春”意指明媚的春天,“群乐”意指孩子们一起度过快乐时光。这些充满诗意的名字,无不蕴含着嘉庚先生的办学初衷。
在百年的发展变迁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战乱、停办、复办,但集美幼儿园坚守“葆真养正”的教育理念始终没有改变,“葆真养正”也成为集美幼儿园百年长青的不竭动力源泉。
【修旧如旧】
百年间数次修缮 均保持最初容颜
抗战期间,葆真楼群几乎全部被炸毁,于1946年12月8日修葺竣工。此后,葆真堂、熙春室、群乐室经历过几次较大的修缮。但通过前后照片对比不难发现,几栋建筑基本上都保持了最初的容颜。
20世纪末,历经沧桑、破损严重的葆真堂被评定为危房,集美学校委员会、集美区、原集美镇三方共同出资,对其进行翻修。“一开始,我们预计一个月就能把原建筑铲平,但实际上光阳台就敲了好久,可见其建造质量之高。”集美幼儿园园长陈卫红经历了园内建筑的数次大大小小维修,她回忆说,当年葆真堂推翻后,按照原貌进行重建,最大限度地恢复了原样。
21世纪初,群乐室、熙春室出现屋面漏水、地板塌陷、窗户被白蚁严重侵蚀等情况,集美区教育局出资进行维修改造,包括屋面、地板、窗户等,都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进行修缮,修旧如旧。
最近的一次修缮是在2021年。此次修缮,解决了群乐室、熙春室存在的多处位置漏水、墙漆脱落、八角楼檐口混凝土板破损严重等问题,让历史风貌建筑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进一步“延年益寿” 。
【活化利用】
挖掘文化价值 成为嘉庚精神“活教材”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