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 2022年度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名单 湖北两件新闻作品上榜 均由湖北广播电视台制作 两件作品中 电视系列报道《桥见十年》 获评“优秀电视新闻” 广播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
2022年度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名单
湖北两件新闻作品上榜
均由湖北广播电视台制作
两件作品中
电视系列报道《桥见十年》
获评“优秀电视新闻”
广播系列报道
《人口增量全国第一!武汉凭什么能做到?》
获评“广播电视议题设置优秀案例”
《桥见十年》
电视系列报道
《桥见十年》系列报道是湖北广播电视台喜迎二十大的特别策划,于2022年国庆期间播出,报道以桥为“眼”,以桥下人、桥边事为主线,呈现湖北在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有代表的案例、有温度的故事和有热度的传播,回顾过去十年湖北的高速发展,述说祖国的辉煌变迁。
《桥见十年》用“桥”巧做文章,报道角度新颖,凸出湖北特色同时,以桥为“眼”述说十年发展。
湖北桥梁类型多、分布广,看桥既是换个角度看城市,也是新视角看中国。湖北广电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创作团队精心策划,选定杨泗港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大桥、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公铁大桥、燕矶长江大桥、恩施贡水河大桥、同济健康天桥和两个“桥村”作为报道的主角,多路记者带领观众飞跃城市、乡村,跨越长江、峡谷。这些桥梁或为交通大动脉的“咽喉”,或为城市发展的枢纽,亦或乡村振兴的“翅膀”,甚至是连通人心的“连心桥”……这些桥,反映城市万象,体现十年变迁。
着眼荆楚巨变、反映中国十年是《桥见十年》的立意,节目以大桥述说城市发展的多个侧面。
产业共荣篇《桥与城的双向奔赴》以杨泗港长江大桥为主要对象,讲述大桥与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的关联,勾勒出武汉产业版图和发展前景。生态环保篇《退与进的交响》以丹江口水库特大桥、宜昌至喜长江大桥为例,讲述桥梁建设为生态环保“让路”。此外,协同共赢篇《桥通·心通》、乡村振兴篇《守望乡愁》、疫后重振篇《桥下的武汉》等篇章聚焦区域协同、乡村振兴等不同主题,紧扣时代脉搏。
以桥为出发点,《桥见十年》讲述与桥相关的人和事,通过温情、有力的故事,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桥见十年》记录新时代奋斗者群像,给予观众向上的力量。疫后重振篇《桥下的武汉》介绍与桥有关的三个武汉人,失去右臂的游泳高手老肖笑面人生、汉正街小老板彭海涛用钢琴治愈自己和他人、武汉长江灯光秀团队坚持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灯光秀”,他们坚毅、包容、争先。乡村振兴篇《守望乡愁》中, 80后村支书刘攀忙于美丽乡村建设,讲述这位“新农人”变为乡村振兴的“兴农人”的坚持和坚守。
一座座桥连接城市,也连接着个人、国家和时代。透过真实可感的人物故事、触动人心的生活细节,彰显普通人的闪光点和力量。
《桥见十年》注重文化表达,在结构和形式、视听画面等方面创新,实现新闻与艺术相结合。
《桥见十年》借非遗“造”桥,凸显文化底蕴。主体报道之外,节目先导片分别选取马口陶器、通山木雕等八大非遗技艺为对象,在精雕细琢中展现荆楚风韵。如织锦西兰卡普对应告别贫困篇《向难!向南!》,织线为桥,一线穿透武陵山云雾遮盖下的茶路,寓意走出深山;潜江麦秆画对应乡村振兴篇《守望乡愁》,寓意托起乡村振兴的底盘……传统技艺与现代桥梁不谋而合,为节目注入厚重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
节目还创新推出手绘版评论“桥说”,在结尾对报道进行思想升华。《退与进的交响》的《什么是神笔?》中,评论员以一支看不见的“神笔”为题,讲述了十年来荆山楚水之变;《桥下的武汉》的《青山着意化为桥》从桥的跨越之姿推演到中国的十年一跨,表现出民族复兴之路的宽广。水彩手绘、虚拟置景营造出唯美的虚拟空间。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