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河豚影视档案 ,作者阿 po作者|阿 po 曾经在做恐怖片的时候,(整个台片圈)只有《双瞳》和《诡丝...
" 曾经在做恐怖片的时候,(整个台片圈)只有《双瞳》和《诡丝》可以对标,是没有其他影片的。"
说起台片恐怖类型片的代名词,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程伟豪,他 2007 年入行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短片《搞什么鬼》,就是以黑色幽默形式嘲讽恐怖片的套路,算是个类型融合的恐怖片。
到了今年 2 月 10 日《关于我和鬼成为家人的那件事》(下略《我和鬼》)上映,凭借 3.6 亿新台币的票房跻身台片影史第 7;8 月 10 日 Netflix 上线,首周即成为非英语影片全球排名第 7。这些成绩更奠定了程伟豪在 " 华语恐怖片 " 这一赛道的认知度。
从业过程中程伟豪没有很高产,但很高效。第三部执导的长篇电影《红衣小女孩 2》票房就已经突破 1 亿新台币,接着执导的科幻犯罪片《缉魂》在中国大陆地区票房突破 1 亿人民币,监制的爱情片《当男人恋爱时》以及最新执导的喜剧恐怖片《我和鬼》连续跻身台片历史票房第 6 和第 7。
为了拆解华语恐怖片的进化路线,为了了解华语电影导演的新生代的突破方向,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特别与《红衣小女孩》系列 &《我和鬼》的导演程伟豪进行了一番对话,听听他对恐怖类型片的看法。
在亚洲的电影体系之内,尤其是华语片体系内,港片和台片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输出方,但就恐怖片这一类型的发展线条来看,这两者确是大相径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处于真正百花齐放的阶段,恐怖片也不例外,从八十年代《开心鬼》系列,到九十年代《阴阳路》系列,甚至 2013 年新一代香港导演拍一部致敬僵尸片没落的恐怖片《僵尸》,也可以成为经典。
相比之下,在 2015 年程伟豪拍摄《红衣小女孩》之前,台片市场只有《双瞳》和《诡丝》两部恐怖片可以用于为资方展示此类型片案例。
2017 年这个年份和 1 亿新台币的票房成为了台片恐怖类型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之后台片恐怖类型数量增加,既有《粽邪》系列这样民俗恐怖类型,也有《杏林医院》这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鬼屋类型,还有《哭悲》这样融合了西式丧尸的类型,去年的《咒》在高期待下也因为片尾 " 诅咒观众 " 的争议产生了极大的网络声量。
《我和鬼》的出现不仅把台片恐怖类型的票房抬到了一个高度,还为类型融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
作为 80 后导演,程伟豪一直明白要拍类型片,但他一直以为自己的长篇电影起点会是犯罪片,没想到导演之路 16 年,竟成了一代 " 鬼片 " 导演。
作为一部 " 直男 " 和 " 死 Gay" 二元对立的喜剧底色影片,加了不少灵异惊悚,又为剧情推动增加犯罪悬疑,还有少许动作成分,台片近代恐怖片鼻祖的程伟豪确实在这部但因里显示出了不小的 " 野心 ",关键是他做对了这些类型综合时的配比,结果就会很 " 美味 "。
程伟豪在一个创意故事征集比赛里,从众多参赛短纲中看见的《我和鬼》的雏形:一名清洁员在地上捡到红包,然后不得不和一名男同志的鬼魂冥婚。
原本的重点是想做喜剧片,所以特别找到曾经有舞台剧经验以及开心麻花喜剧片《李茶的姑妈》的编剧吴瑾蓉团队共同创作。
喜剧片的节奏诠释是重点,需要前期创作方面的情节营造与拍摄中演员碰撞出的火花两大方面去实现。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晨曦时尚网感谢大家的支持
admin